红色光影映初心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贯穿上海国际电影节

  • 我要分享:

  献礼影片《1921》亮相,《英雄儿女》等经典重返银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贯穿上海国际电影节

  红色光影映初心

  一百年前,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一百年后,在这里举行的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用光与影的交织致敬历史、礼赞时代。

  6月11日晚,电影节开幕式上,一段百年前的珍贵党史影像素材通过4K技术修复上色,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大家仿佛“穿越”回那个热血澎湃的觉醒年代,感受那份矢志不渝的初心。  

  无论是百年前满怀一腔热血的仁人志士、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无畏献身的先驱烈士,还是包括一代代电影人在内的各行各业奋斗者,他们对信仰的那份执着,对理想的不懈追寻,这种传承绵延不绝,在百年光影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 《1921》作为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再现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们,克服重重困难,聚集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故事

  “现在的红色电影非常好看,故事讲得好,视听效果也非常震撼,这些电影我都想去影院看。”走进上海展览中心,电影《1921》的巨幅海报迎面映入眼帘。参观者纷纷表示,这些红色大片就是心目中的“超级英雄片”,“这些伟人就是给我们带来今天和平生活的‘超级英雄’”。

  6月11日晚,电影《1921》作为本届电影节开幕影片亮相。提及创作初衷,该片监制、导演黄建新说:“这部影片里面出现的先辈,真的是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去换取更多人的未来,这才叫伟大。为什么他们创建的政党只用了28年的时间就改变了中国?这就是我们想拍这部影片的原因,我们想去探寻这种超越生命的信仰的力量。”

  影片聚焦百年前这一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再现了这群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28岁的热血青年们,如何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阻挠,克服重重困难,聚集上海召开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为了还原历史细节,导演团队、美术团队历时近四年进行历史考据;在搭建置景之前,制作团队又和导演团队围绕电影的“年代感”“氛围感”多次讨论,一砖、一瓦、一张墙纸地深化布景细节,“从无到有”地营造出电影需要的年代氛围。

  据考证,望志路106号是当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的胞兄李书城的寓所。中共一大召开时,这栋建筑刚建造竣工,才使用了一年多,其实是一栋标准的新建筑。

  房子好造,但是“有年代感的新建筑”却很难拿捏。现代建筑标准与石库门房子之间是有冲突的,要想复原原始风貌,这些“老建筑”的骨架必须以钢筋混凝土搭建,在现代结构外面则要“穿上”当年风格的砖木结构“外衣”。

  饰演李达的演员黄轩表示,还原真实场景后,演员更有代入感。他回忆,电影里有一段毛泽东见李达时的场景,两位湖南老乡见面,李达在上海请毛泽东吃饭,但桌上没有辣菜,这是因为李达长期伏案、熬夜导致胃病严重不能吃辣。“这些细节都是对历史生活的真实还原。”

  据介绍,演员们进组前都阅读了大量人物传记等历史资料,努力进入人物状态。让制片人任宁印象深刻的是,常常在监视器里看到演员在镜头前呈现出“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青春感,这也是导演始终追求的一点。编剧余曦则认为,讲好建党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希望如今生活在光明时代的我们,依然铭记曾经黑暗中的那一抹微光与炬火。”

  2 走近红色经典电影背后的真实历史,《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从朝鲜实地取材写作的中篇小说《团圆》

  除了待上映的红色电影,本届电影节还特别策划了“百年征程·红色光影”单元,通过放映讲述各个时期红色故事的经典影片,展现建党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

  《白毛女》《永不消逝的电波》《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这些影片在它们上映的时代,都是绝对的“大片担当”。

  “这些老电影,对于今天的90后、00后而言虽然陌生,却是年长一代深刻的时代记忆,让今天的观众重新走进电影院看这些电影,或许也促成了几代人之间的对话。”该单元的策划者、电影学者石川说。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直击人心的,是作品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力量,而精神的力量经久不衰。走进影院观看经典红色电影,重温百年党史中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能够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苦难辉煌的历史。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气壮山河的呼叫出自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儿女》,震撼了几代中国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