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再发现

  • 我要分享:

  云冈石窟再发现

  本报记者 齐 欣 赵晓霞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5月11日)  

  古老石窟的新发现

  迈进石窟的那一刻,人们通常会经历一次震撼,难有例外。

  世纪之交,中国的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在3年内接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1987年率先成为文化遗产的莫高窟一起,这些记录了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以及人类文化交融的宏大工程,全都令人信服地具备了成为世界遗产最难被认定的第“i”项标准:“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力的杰作”。

  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第一次造像高峰时期产生的经典巨作,也是世界石窟艺术第二个繁荣期的杰出例证。

  与成为世界遗产同步,深入、系统地保护与研究工作也随即展开。约1600年前,云冈石窟前后经历60余年的营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万余尊——但是相关文字记载并不丰富。我国早期对云冈石窟的研究,多在建筑、雕塑、史学和宗教领域进行探讨。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学者将考古学方法运用到石窟寺研究中,将云冈石窟的研究纳入历史考古学的“轨道”,全面系统探讨石窟分期及相应的历史背景,其研究思路、方法、依据的材料和基本结论都形成了自身特点。中国学者逐渐成为云冈学发展的核心力量。

  与此同时,基于世界遗产视野寻求云冈石窟与世界的关联,也成为重要而明确的研究方向。研究者关注世界范围内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通过促进不同国家与民族在当代的交往融合,进而判读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意义、世界意义并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一起,将这些细节传递给全社会。在真实、完整原则下,云冈研究者已经逐步接近再现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的云冈石窟的恢宏景象:“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这些在微观和宏观领域不断扩展的认知,事实上是在重新“发现”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统一北中国之后,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兴造的一处大型石窟群。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模式,是艺术的经典”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也是云冈石窟考古专家。他说:“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保护好、研究好、阐释好、展示好,让广大观众感悟好经典的永恒魅力。实现从景点、景区到旅游目的地的转变,让云冈石窟成为一个新的文化高地。”

  许多谜底逐步解开

  近年来,在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云冈研究迎来了新的历史阶段,研究方法与领域逐步拓展。中国学者从遗迹现象出发研究当年石窟工程规划;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关注以前忽略的洞窟开凿相关工程遗迹,结合最新考古调查与发掘收获,考察和复原石窟工程的实施过程;通过实验考古等新方法,模拟古代凿山取石、开窟造像的实践,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云冈造像多基于砂岩雕琢。这里的砂岩夹有泥岩、砂质泥岩;其特点是强度较低,易于雕刻的同时也极易风化。于是坍塌、风化与盐渍就成为云冈石窟的主要“杀手”。20窟造像是来到云冈的游人们一定会合影留念的打卡地,但是,细心的观赏者可能发现,这一组造像“好像少了点什么”,西壁明显空缺。依据近年来的研究综合研判,专家们提出这是因为第20窟所在区域砂岩夹杂软弱岩层,第20窟外壁和西壁立佛可能在建造完成不久后就塌毁了。基于考古发掘整理出的130余块西壁立佛残石,2014至2015年,研究和修复工作者拼对描绘出:西立佛原形象为着通肩衣,左手上举握衣裾,右手下垂,与主佛、东立佛共同组成三世佛造像组合。这是西立佛自北魏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对于研究第20窟洞窟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

  云冈石窟第3窟开凿于公元5世纪末期,规模宏大,居云冈之首。开窟造像既要经历修整崖面、雕凿粗胚、精雕细刻、窟龛彩绘等工序,又涉及施工组织、人员调配等管理问题。那古人是如何成功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石窟?1993年对第3窟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小心翼翼揭露的900余平方米遗址面积内,发现了北魏开始历代遗留下的未完工的岩基地面、唐代整理的窟前地面及修筑的台基、金代修建的殿堂建筑遗迹的夯土柱基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片、瓷片、石雕、钱币、建筑构件等遗物。这为考察云冈石窟在开凿时期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取石途径、石料利用以及后世沿用期间的寺院景观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深化了学界对云冈石窟“凿山开石、因岩结构”营造工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