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师华一志:只有在坚守传统中不断追求创新发展,才能做好非遗的活态传承

  • 我要分享: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李秋莹)6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在上海六大展馆同步举行。

  在位于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由保护单位上海音乐学院推荐入选的古琴作品“古月龙吟”吸引了不少观众注目,其独特的“七星轴”与音孔设计,不但曾获国家专利,更大大改善了古琴千年来的换弦及音响难题。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它将对古琴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该琴作者华一志接受了记者采访。

古琴“古月龙吟” 唐一泓 摄

古琴“古月龙吟” 唐一泓 摄

  华一志回忆,上世纪80年代,世界级名琴大量涌向日本,他便决意东渡日本留学,在大阪当时最有名的卡内基弦乐器有限公司进修和工作,半年后就成为公司里最好的弦乐器修造技师。他还曾被日本《读卖新闻》报道为“修复过斯特拉底瓦利琴的第一中国人。”

  1991年,上海音乐学院开始筹备开设提琴制作专业,在贺绿汀、丁善德等老院长的热情邀请下,华一志作为特殊人才受聘回国,参加提琴制作学科的创建和教学工作。

古琴“古月龙吟” 唐一泓 摄

古琴“古月龙吟” 唐一泓 摄

  退休后,华一志在杨立青院长及杨燕迪副院长的支持下,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设立“华一志工作室”,专门进行提琴和古琴的制作与教学。从事西洋乐器制作几十年,华一志从未忘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基,如今更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古琴传承与弘扬上。

  “小提琴和古琴是同属弦乐器。只是,一个是西方弦乐器,一个是东方弦乐器。二者振动与发声原理相同,斫制的基本功相同。”在华一志看来,提琴做得再好,起源和文化都在欧洲,而他想亲手做出真正具有东方属性的乐器。

市民观展 唐一泓 摄

市民观展 唐一泓 摄

  早从1993年起,华一志已开始研究古琴斫制技艺,有效地把欧洲弦乐器中部分适合中国古琴的发声原理与技法、融入古琴制作的理论和实践中,获得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和证书。

  至此,华一志又开始了在古琴制作教学传承领域的深耕:2009年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特聘为古琴制作专家,用自编教材作为试用教材,在该院教授古琴制作课程四个学期,这是我国第一个把手工作坊的古琴斫制搬进我国大专院校的课堂。

  2013年上海市政府还为华一志所在的上海音乐学院,颁发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斫制技艺”的铜牌,属全国音乐院校首例。

  有别于传统古琴将音孔置于琴底的做法,华一志根据弦乐器的振动和发声原理,把古琴的音孔改制在面板弦道之外的两侧,既美观又不影响演奏,底板则是由传统的平面改为略带弧度的设计,以增强共振效果。

  华一志告诉记者,把音孔设计在面板上的作用,是为了让琴弦的振动由面板至底板,再通过底板反振出音孔。“这样的设计,不但能更加科学地完成空气在琴腔里的二次振荡,大大提高了古琴的音量,也使音色与音量达到理想的统一。”华一志还将这个设计的理念及振动原理,铭刻在了琴的背部。

  此次参展的由华一志独立设计、历时三年研制而成的古琴“古月龙吟”,从开料至成琴均由华一志手工完成,为纪念恩师胡维礼,故取得此名。琴体以梧桐作面,梓木为底,木材均存放至30年以上,通体髹以大漆。琴背铭文采用传统“刻漆”,饰以矿物质颜料与金箔。琴身长3尺6寸5分,意为365天,以七彩贝制成13徽位,喻为12个月加闰月。琴形浑厚大气,工艺精美。

  值得一提的是,这把“古月龙吟”由传统的两个固定雁足演变为了七轴,采用七个独立的可无极调音并能自锁的木质弦轴,作人字形排列,名为“七星轴”,并于2015年获国家专利。此发明一改三千年来古琴“换弦难、调音难”的状况,让每个演奏者都能独立进行换弦和调音。

  “通常古琴断了弦,即便是壮年男子也很难做到独自一人换琴弦。我从多年斫琴中反复研究实践,从提琴用来调音的旋钮中,找到了灵感。”华一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