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6月12日电 题:“金睛”“魔盒”“数字化”,新科技激活长江文化“瑰宝”
新华社记者周文冲、刘潺
修复文物前,先要“拆”文物;“拆”文物前,又要先破解一个难题:20年前粘接文物碎片时,用的是哪种胶水?为了找答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修复师范文奇和同事们,用上了“黑科技”……
一年前,范文奇接到了140多件汉代或战国时期的陶器。这批陶器,近20年前陆续出土于长江三峡地区的重庆市巫山县。那时正值三峡水库蓄水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员齐聚长江边,抢救发掘出这批即将被淹没于水下的文物。
范文奇说,当时由于时间紧迫,在发掘现场往往只能将文物碎片用胶水简单粘接处理,拼个“大概”,再存入库房。而现在,长江三峡地区各区县博物馆陆续落成,存在库房里的文物要展出,先得把“大概”拼的文物还原成原始碎片,再重新精细拼接,这就是为什么要“拆”文物。
“拆”文物,首先要搞清文物上当年用的是哪种胶水,根据胶水采取不同的除胶办法。可当时发掘现场考古队多,使用的胶水五花八门,通过肉眼观察,很难准确识别胶水种类。
价值近200万元的专业分析设备“黑科技”拉曼光谱仪派上了用场。这台设备,可快速检测出物质构成。借助拉曼光谱仪的“火眼金睛”,当年拼接文物使用哪种胶水的“谜团”终于揭开,这批文物的保护修复也得以顺利推进。
现在,范文奇和同事们修复文物的工作地点,搬到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日前落成的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这里将成为三峡出土文物后续保护修复的主要场地。基地中,除了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能谱仪、超景深显微镜等设备也一应俱全,成为文物修复师的“最强辅助”。
定位国家级的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还有另一重身份——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这个基地担负着我国馆藏文物生物病害防治科学研究的重任。
虫害是科研基地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基地内设有一个养虫实验室,科研人员从遭受虫噬的文物表面获得形态各异的活体害虫,装入特制的昆虫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观察,为治理文物虫害提供实验依据。
针对虫和霉菌,基地还祭出一个秘密武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熏蒸器。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唐欢说,熏蒸器是基地里的“团宠”,其中小巧的叫“圆圆”,大块头的叫“方方”,这两个“呆萌魔盒”的内部设有培养皿,倒入特制的熏蒸剂后,经内置风扇吹动,可持续挥发香气,放入展柜或展厅中,能起到驱虫、防霉的效果,馆藏的大多数文物,都要靠“呆萌魔盒”熬过梅雨季节,驱赶害虫。
修复文物离不开“老手艺”的传承,展示文物需要“数字化”的助力,在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共同促进长江文化“瑰宝”活起来。
在基地文物修复室,28岁的文物修复师赵晓宇笑称,自己有一手漂亮的木匠活。“尽管现在设备先进,文物修复的传统技术还用得上。”赵晓宇说,给文物矫形时,每一件文物变形程度不同,他就按照老师傅教的方法,锯出不同形状的木块,为每一件文物“量身定制”矫形工具。
目前正在基地内首次面向公众展出的汉辟邪座青铜连枝灯,就是赵晓宇和同事们历时近两年的保护修复成果。在这座修复过的青铜灯上,呆萌的“辟邪小神兽”、留着山羊胡的跪坐羽人栩栩如生,闪耀着古老而神秘的光彩。
在基地面向公众的互动体验区数字体验馆,以三峡出土文物、文物保护科技为基础,应用最新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手段,设计了可看可触的文物科技保护相关的“知识星球”、古琴修复VR体验、数字拓印体验、实景考古绘图体验等8个展项,寓教于乐,向观众科普文物保护知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主任袁泉说,基地不仅仅是保护机构,也是一个教育基地和科普平台,未来这里将展示文物活化利用成果,让活起来的长江文化“瑰宝”,带给人们更多的历史文化滋养。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