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传承技艺美丽中国·福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精品展”系列活动10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幕。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务院10日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其中,可谓最新鲜出炉的非遗技艺。
本次展览活动以福安坦洋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坦洋工夫茶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主线,通过4大版块,集中展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的保护研究成果。
福安当地的茶文化演示。 杜洋 摄
除了展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的传统工具、设施设备、代表作品、传承谱系外,还展出了相关扶贫工作文献、档案影像,并配合福安传统音乐、曲艺、舞蹈等非遗项目,全方位讲述“一片绿叶富一方”的奋斗故事。观众可在展厅搭建出的老字号店铺情景空间里,近距离观赏老式茶盘、茶碟、茶箱、茶筛、揉捻机、畲族采茶女服饰等50余件实物藏品,也可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现场体验筛分、揉捻、烘焙等制茶技艺并品尝工夫茶。
当天下午,恭王府博物馆还举办了“振兴传统工艺学术论坛——福安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制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等议题。
现场展示福安当地婚俗中的茶文化。 杜洋 摄
福安,一个山清水秀的东南沿海小城,是著名的“中国茶叶之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安社口镇坦洋村这个古老茶村因地制宜,通过茶叶定级、改良茶种、规模种植、科学管理等途径,逐渐提高了质量,打出了品牌。
如今,茶产业已成为坦洋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全村八成以上人口涉及茶产业,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坦洋工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福安市被誉为“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红茶之都”。2021年6月,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畲族传统舞蹈。 杜洋 摄
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当地还利用独特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将“村、人、茶、文、旅”五位一体有机结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生动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2021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此次坦洋工夫茶进京展览展示,以深入中国人日常生活数千年的“茶”为讲述对象,诠释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主题,同时也展示了闽东干部群众滴水穿石、勤劳致富的奋斗精神,向建党百年献礼。
展览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宁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福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将持续至8月15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