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启民间艺术“宝藏秀” 展出222件作品含50多个门类

  • 我要分享:

  中新网杭州8月20日电(童笑雨) 近9000个木构件,没有一颗钉子,历时5年,涉及多种雕刻工艺……当一座近三人高的古戏台出现在展厅里时,所有人的目光一下被它吸引。

  8月20日,一场代表着浙江民间工艺高水准的展览——第五届浙江工艺美术双年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此次共有222件作品参展,涉及木雕、石雕、竹刻、刺绣、剪纸、瓷器、漆艺等50多个门类,可谓是一场浙江民间艺术的“宝藏秀”。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浙江是传统手工技艺大省,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展览现场,抗疫祈福系列的婺窑瓷印、刻画抗疫英雄的黄杨木雕、古色古香的泥金彩漆八角提篮……一个个独具匠心的工艺美术作品彰显着浙江民间工艺美术的丰富与精美。

漆艺作品。 童笑雨 摄

漆艺作品。 童笑雨 摄

  这其中,浙江宁海传统戏台建造技艺非遗传承人葛招龙的作品《人生·戏台》在展厅里显得尤为亮眼。这是一座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木制古戏台,采用了榫卯工艺,集结了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

蛋雕作品。 童笑雨 摄

蛋雕作品。 童笑雨 摄

  用葛招龙的话来说,这个古戏台是宁海古戏台工艺的“集大成者”。他说,这个古戏台制作了5年,因为是榫卯结构,从宁海搬到杭州的时候,十多个工人拼凑了三天。“光是这个藻井,就有3000多个构件。”

  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被称为藻井。葛招龙说,整件作品中藻井的制作最难。数千个木质构件,要通过榫卯结构一层一层盘成喇叭状。“这些都是要严丝合缝的,不然拼不起来。”

俞田展出的竹根雕作品《琴棋书画》。 童笑雨 摄

俞田展出的竹根雕作品《琴棋书画》。 童笑雨 摄

  记者抬头数了数,《人生·戏台》的藻井共有16层,每层纹样都不同。排列整齐的木构件往中心汇聚,仿佛形成了一个漩涡。这样的巧思精工也出现在古戏台的其他结构上。

  如廊檐的正反面各雕刻了三幅图,刻有福禄寿三星、宁海平调《耍牙》、刘备到东吴娶亲等画面。同时,旁边还有宁海县书法家题写的楷体、隶书等多种字体。

  作为一名从业30多年的“匠人”,葛招龙希望能恢复宁海古戏台的荣光,让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俞田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从事竹根雕艺术多年,他喜欢别人称呼自己为“竹人”。竹根雕是以竹根为材料雕刻而成的手工艺术品。此次俞田展出的竹根雕作品为《琴棋书画》。四组小人或是下棋,或是弹琴,形态各异。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展览现场。 童笑雨 摄

  俞田说,竹制艺术品对原材料的选择、处理极为复杂严苛。一般是秋冬选竹,隆冬伐竹。一棵毛竹生长三年以上,就可以作为竹根雕的材料。

  但这只是开始。他说,一棵竹根从被砍伐下来,要经过清洗、去根以及长达一年的日晒等工序。之后,这些材料要被放置在室内一年。如此直到第三年才可以作为待选材料。此次展出的作品,俞田雕了两年,雕废了几十件。

龙柜内外四面八方雕有九条立体金龙。 童笑雨 摄

龙柜内外四面八方雕有九条立体金龙。 童笑雨 摄

  竹根雕作品最后需用砂纸打磨。“从240目的砂纸,一步步换成600目、1000目,最后一轮用的是近5000目的砂纸。5000目砂纸是用来打磨镜片的。”俞田说。

  也正是因为这一道道工序,才使得竹根雕作品在灯光下,闪烁着和玉料一般的光泽,能依稀照出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