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文化评析·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⑥】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编辑的《新青年》杂志,成为当时年轻人争相阅读的作品。《新青年》在当时的青年群体中影响巨大,这与编辑部同仁善于使用青年们喜闻乐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话语密切相关。
任何时代的文艺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形成与发展环境,与之相应,文艺评论也必然与国家、民族、地理、文化、语言等要素密切相关。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质的审美思维,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建构。因此,鉴赏中国文艺作品也必然应以生长于斯、深谙其神韵的中国评论话语为主体,在创作与评论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对话,推动中国文艺理论与评论体系的发展。
近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当前中国文化发展正经历着由侧重学习、借鉴异域向发掘本土、重视传统的转型,《意见》的出台契合了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是对历史上文艺理论工作经验教训的借鉴与吸收,明确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鼓舞了文艺理论与评论工作的专家学者。
改革开放之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与作品被全面引进、移植到国内,西方话语凭借其科学性与系统性“鸠占鹊巢”般地占据了中国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格局。在中国文艺理论与评论界,一旦缺少了西方理论与话语,不少学者、批评家几乎不会评价作品,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曾经并且至今仍然是中国文艺评论界一大怪象。
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学者在西方文艺理论的强力裹挟下亦步亦趋,逐渐迷失于外来话语的自我滋生与庞大体系中。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富于民族责任感与前瞻意识的学者自觉地肩负起了中国文艺理论话语重建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正是西方文艺理论被狂热吸收的时段,杨义以中国文学的经验和智慧为本,同时又参照西方叙事学理论,写作了具有现代中国特色学理体系的《中国叙事学》,被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专家认为是首部建构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的力作。张江发现新世纪之后的中国文论产生了“失语”的焦虑,中国学者在面对本土作家的文艺作品时必须倚重西方概念和范畴才能进行阐释,于是陆续发表《强制阐释论》等系列论文,出版《作者能不能死——当代西方文论考辨》等著作,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问题与局限进行全面反思,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界民族特色文艺理论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特色评论话语建设的发展。
《意见》指出,构建中国特色评论话语,既要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又要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以此为基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意见》指明了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与评论话语的渠道,即在立足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地汲取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营养,以中化西,兼容并蓄,锻造出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的话语体系。
《意见》的出台,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国评论话语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当前国内评论界过度推崇西方话语、民族特色话语削弱现状的精准把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价值与影响将在不久的将来日益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