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林
天热了,大家都想到凉快地方度夏消暑,但在百余年前,有这种机会的人不多。以旧时的北京为例,皇帝、王公大臣有自己的苑囿和私家花园,那些地儿老百姓不能去,但老百姓不甘寂寞,他们也会千方百计找纳凉处避暑的。
旧话重提什刹海
翁偶虹(1908—1994)先生在其所著的《春明梦忆》中说,夏季时,北京城“广大的劳动群众和小门小户只能按九门住地,借护城河的长堤柳荫,挹风纳凉”。由此可见,老百姓还是有去处的。翁偶虹将这些不在皇家园林之内的消暑地称为“消夏四胜”。“四胜”指的是什刹海、二闸、葡萄园和菱角坑。
什刹海如今已众所周知,不但有专门研究什刹海的文化人,而且介绍的书刊也很多。但今天的什刹海与往昔大不相同。翁偶虹描述的那种“夹堤杨柳,盈水荷花。西边一堤,路既宽敞,柳尤茂密,隔为两塘,水色交溢”景象没有了,尤其是“西边一堤”,早已变成柳荫街了。
当年,什刹海为“消夏四胜”之首,主要原因是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穿堤而行,烦热顿解”,而且“数十年来,成为别具一格的庙会式消夏场所”。现今,什刹海给人们的印象只有“酒吧”街了。那种“在喧阗热闹之中,有意无意地酝酿出凉的气氛”也再没有了。至于在湖边“有个摆列荆条筐子、席地而坐的草虫艺贩”及当场献艺的草编匠人“马蔺刘”、“面人汤”等也见不到踪影了。
什刹海是消夏胜地,但有季节性,过了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后,则逐渐萧条。天气越热,游人越多。什刹海的中心地区荷花市场,因在夹堤杨柳的浓荫笼罩中,阵阵水风的凉气回荡里,使人感到嘈而不乱,喧而不哗,与旧京天桥和庙会大不相同。
水多、柳多,又没有围墙,自然而然会在炎炎夏日中,成为老北京“消夏四胜”之首,并留在了一些老人的记忆中。
葡萄园里猜谜语
老北京人热爱自然,喜欢“野趣”,东直门外护城河东岸的葡萄园就成了消夏的胜地了。不过在葡萄园消夏不是游山逛水,到这里来的都是文化人,他们来此主要是猜谜解闷,陶冶情操。
葡萄园不大,只是拥有几十架葡萄的庄园。园内有个茶馆,主人在葡萄架下设砖泥砌的茶座,地僻人稀,清静异常。对谜语有爱好的文化人,在这里组织“北派谜社”,每年夏天到这里以文会友猜谜取乐。也有些人并不猜谜,喜欢坐在葡萄架下,一盏清茶,借以纳凉,心静自然凉。正如《春明梦忆》所描述,到此而来的人“徜徉于葡萄荫下,缓步凝思,如置身于绿色海洋,沐浴着清波碧水。偶望葡萄垂实,又仿佛是海底明珠,倒缀于上,累累莹明,豁然爽目。有时枝间叶隙,透过带暑气的微风,只觉其薰,不觉其热”。人们有时会惊动葡萄叶下仰荫蔽日的野鸟鸣禽,它们会戛然飞去,颤动葡萄枝叶,洒下微风,此时在这里的游客顿觉两腋生凉,不知有夏。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当年的葡萄园可能在如今的东直门交通枢纽一带。
菱角坑野趣多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老北京人的“消夏四胜”,还有菱角坑。菱角坑在朝阳门与东直门的中间地带,位于护城河外。
当年,这里三面环水,十里横塘,广植菱角,因而得名。在塘的夹岸遍植垂杨,杂以蜀葵,塘边有野生芦苇或菖蒲,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菱角柳荫,清凉宜人,是为消夏之地。
与葡萄园不同的是,菱角坑恰似一个“小天桥”,人们除到此消夏外,还可以在这里听小戏、买杂货、吃小吃。这里的小戏以反映当时社会新闻的现代戏为主,有些剧的剧情就发生在游客身旁,如《哑巴老妈》、《春阿氏》、《锔碗丁》等,还有“时装戏”,如《海慧寺》等。《海慧寺》讲述的故事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据说戏中开棺验尸的海慧寺就在今日朝阳区内,乡里乡亲在戏里听到了家乡,自然有一种亲切感了。至于《锔碗丁》的事迹,就发生在朝阳门外吉市口的胡同里。
在这里粉墨登场的不是京剧科班出身的演员,而是以莲花落的演员为主。在菱角坑出彩的演员有奎星垣和联辑五,从姓氏看,他们是“下海”的票友。他们的戏颇有新意,但在城里的戏园上演的可能性不大,但菱角坑就成了他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在晚风习习、菱香阵阵、柳上蝉歌、水侧蛙曲的清凉环境中,观众屏声静气地凝神于舞台之上,忘却了暑气笼罩的软红十丈,消散了胸中积郁的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