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入党的林永健做人要有良心 创作也要有良心
百年艺新风
不忘初心使命 献礼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100周年,演员林永健格外投入而忙碌:在献礼剧《理想照耀中国》之《守护》单元中扮演党的珍贵档案保护人张爵谦,电影《长津湖》中出演邓华将军;临近“七一”,他在京更是马不停蹄地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七一”主题采访结束后半个小时,他要在广电系统的纪念活动上表演诗朗诵,第二天又马不停蹄飞赴西藏日喀则边陲进行慰问。
林永健说,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在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节点塑造这些特殊艺术形象是很有意义的,他愿意不计时间、不计片酬地做好这件事。
采访结束,工作人员带着熨烫笔挺的正装赶来与他会合,林永健立刻起身迎上前,从口袋里掏出党徽,亲手认真地别在胸前。无论是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还是言谈间的良多感慨,正如林永健所说,党的精神滋养像潺潺流水,不知不觉地沁入心田,润物无声地走进内心深处。
火线入党 汶川地震最前沿执行慰问任务
被问到入党过程,林永健泛出兴奋的表情:“我是火线入党!”林永健回忆, 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时,他们一个空军小分队前往抗震救灾最前沿慰问“上甘岭特功八连”。去的时候风平浪静,直升机顺利到达;回来时天气骤变,飞行的情形异常惊险。“危险到什么程度?人就像坐在一个蒸笼里,什么都看不见。周围都是山区,完全凭借驾驶员高超的技术在飞行。我们都很紧张,很多同志已经写了遗书。”林永健说,“我们的驾驶员穿着作战训练服,我从后背能感觉到他的汗在往外渗,可想而知他的高度专注和紧张。”
最终,一行人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降落。一落地,带队的宣传部长陈作松同志就说:“不是党员的请举手。”林永健至今对当时的场面历历在目:“当时举手的有我和演员殷桃以及歌舞团演江姐的王莉。首长说,火线入党!因为你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完成任务!”
林永健说,和平年代,火线入党不多了,但那一次我们确实经历了生死,“每次想起来,还是很激动的!”
全情投入 《理想照耀中国》展现百年征程
在诸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作品中,《理想照耀中国》是非常独特的一部——它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来记录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年以来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息奋斗的动人征程。其中,《守护》单元讲述父子两代人守护党的珍贵资料的红色传奇。林永健出演父亲张爵谦,演绎了一个感人肺腑的“守护”故事。
张人亚同志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在这紧急关头,张人亚不得已将这些重要文件托付给了父亲张爵谦保管。父亲张爵谦排除万难,巧用“衣冠冢”的计策守护了这些珍贵资料数十年。目前这批珍贵文件收藏于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其中的《共产党宣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文全译本,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林永健至今记得第一次看完剧本时,老人带给自己的感动:“老爷子没有文化,很朴素,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恰恰是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最有感染力,像潺潺流水,不知不觉地沁人心田,润物无声地走进内心深处。我想这也是我们文艺创作的方向。”
但是,林永健很快发现,关于张爵谦本人,记录下来文字的资料很少。他只能反复研究剧本,琢磨怎么演好这个人物。“按照我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越是坚守理想信念的人,他往往话不多,承诺了就坚定地付诸行动。”拿定主意后,林永健找导演商量,提出“能不能让这个老爷子话少一点,甚至不说话。我可以通过眼神表演,用肢体语言去展示他的内心世界。”在这点上,林永健很快跟导演达成了共识。于是,现在观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位眼睛不大,但眼神特别坚定,能让人感受到内在精神的老人张爵谦。
除了一如既往爱琢磨角色、琢磨戏,林永健更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人物的敬意。《理想照耀中国》中每个故事都是单元剧,原定拍摄档期是5天,林永健再次提出:“5天拍不完咱拍7天,7天拍不完咱拍10天。时间和钱都不要考虑,踏踏实实把戏拍好就是最有意义的。”
苦心钻研 把一个一个人物“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