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学聪
每周六早上7点20分,“80后”平面设计师窦雅丽就要从家出发,辗转乘坐1个多小时的地铁,在9点前赶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9号的西城区非遗传习基地。在这里,作为一名传承志愿者,她每周有一次与面塑代表性传承人张宝琳当面学活儿的机会。
这个机会来自北京市西城区的非遗传承志愿者项目。从2014年起,西城区每年都会推出“民间瑰宝 记忆西城”西城区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每次推出5个非遗项目,招募总人数不超过50名志愿者,与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留下一段特殊的非遗记忆。
“不做不知道,面塑在色彩搭配、空间结构上都很有特点。看老师做得很轻松,真自己操作就会觉得非常难。”窦雅丽一直很喜爱传统文化,当她在网上看到面塑招募传承志愿者,就立刻报了名。最后,她和另外5名志愿者通过筛选,有幸留了下来。
“做面塑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一个面塑的小人只有10厘米高,刻画五官需要特殊的工具。我们的工具都是老师自己打磨出来的。”经过3个月学习,窦雅丽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个面塑的仕女作品。
除了面塑,今年7月,西城区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的5个非遗项目中还有京绣、大悲拳、药香制作和彩蛋绘制。入选的志愿者可以与这些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学习24课时。11月初,传承人的教学课件在“西城非遗”公众号上发布,供更多非遗爱好者学习。
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个志愿者项目?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飞告诉记者,西城区是非遗“富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6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67项,区级非遗保护项目208项,非遗资源约占北京的三分之一。但数量众多的非遗项目也面临着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传承人数量较少的问题。
他们按照传承人群人数的多寡、项目濒危度,开展了不同的保护措施。“传承志愿者”针对的是传承人群少于3人,或多于3人但需要群体操作的次濒危非遗项目。与传统的师徒相授不同,志愿者不必拜师,传承人也不必教授核心技艺,双方在宽松的环境中教学相长。
2014年,非遗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首次启动,北京宫毯织造技艺、北京刻瓷、裕氏草编、泥塑彩绘脸谱、戏曲盔头制作技艺5个非遗项目公开招募志愿者。这次尝试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原本每个项目计划招收5人,短短几天就有1000多人报名,经过现场考核,最终45名学员入围。
“我们创造条件,让志愿者全面了解项目的历史,具有基本的动手能力,会欣赏、能传播,埋下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7年来,西城区已经为36个非遗项目招募308名传承志愿者。
有了志愿者的加入,更多非遗项目实现了师徒传承,获得了新生。京派内画鼻烟壶传承人杨志刚借着招收志愿者的机会,收了8个徒弟;山东女孩周晓明跟陈永昌学习刻瓷后,研发出不掉色颜料,让以往遇水掉色只能远观的艺术品变成手边的实用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在传承人和爱好者之间架起一道彩虹桥。“一路干下来,一路有收获。”提到未来,杨飞说,他想打造一个没有院墙的非遗传习基地,让人们在非遗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