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9月8日电 (孙宏瑗)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创新与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8日在山东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学者共同研讨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创新与使命。该会议也是即将于今年9月底举办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学术预热活动之一。
“近年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逐年加强和发展,但局限于我们主动给予,局限于表层文化。”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名誉理事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通过书面致辞表示,要以他国为鉴,不断改进工作。
9月8日,由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创新与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孙宏瑗 摄
许嘉璐称,从文化角度讲,“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内循环”是要充分做好中国传统的儒家、墨家等之间的交流,“大循环”是通过尼山论坛等平台向世界发出文明互鉴的信号。儒学界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面对世界格局大变化,学者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勇于担当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表示,儒学研究如何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如何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如何为新发展格局提供历史文化的支撑等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在更大规模、更深程度上开展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文明之间的对话。”尼山论坛为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相加深理解提供平台,承担着更多使命。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关头,人文学术承担着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重要使命。 孙宏瑗 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表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我们要坚持和拥抱文明多样性,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并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让古老的文明智慧照进未来。”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功能,这对于新时期的儒学研究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认为,新发展格局下儒学的传承要做到守正创新,在人类发展的大潮中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他建议,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着力两岸青年和乡村儒学的活动,推动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历史关头,人文学术承担着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