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育人的地方,就业能力的培养也是育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纳入学科化管理,还要进行数智化升级,使就业指导成为一流学科。”
就当前的高校就业形势,史宪文教授指出:中央云智库经过16所高校的调研,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被动面对就业,茫然应付就业,是普遍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业与就业相脱节。“专业不对口”是老问题,“不会用专业对口”是新问题,因为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陡然细化,“口太细”,对起来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就业工作与学科教育相脱节。就业工作大多是行政性的,就业指导大多是毕业阶段的“一锤子买卖”,就如同“销售与生产脱节”一样,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
三是校园与社会相脱节。一方面强调就业与创业,另一方面又限制学生与社会深入接触,这是一对儿矛盾。学校出于安全的考虑,保护学生,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坏的,学生因无知而受骗的事件屡屡发生。
“解决这三个‘脱节’问题,关键在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模式转变。”
史宪文教授进一步指出:“首先,要学科化,就业处的老师要讲课,最好从大学生入学之日起,就要开设就业指导课,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其次,要数智化,要通过云平台,让学生身在校园,但思想能深入地走进社会实践。第三,要将校内外资源一体化管理,把校友资源视为校园的组成部分,数智化地联成整体,形成闭环。”
关于具体操作,史宪文教授建议采用中央云智库的“三合一”解决方案,即把《现代企划》作为就业指导的核心学科,与之相配套,引入思索引擎云平台,它既是《现代企划》的教学工具,又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操作系统,既可实现学业就业创业的一体化训练,也可促进校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是“专业对口”的数智化连接器、导航仪、推进器。把学科化、数智化、一体化,变成一件事,便于操作。
“人巧不如家什妙”史宪文教授最后说:“用教具推动数智化变革,使学具成为先进工具,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不是学校求校友,而是校友求学校,加入到母校的数智化环境,可同步获得数智化技术与数智化人才,这是企业数智化变革的最佳途径。”
注:史宪文教授,现代企划理论奠基人,国际思索引擎首席科学家,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央云智库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思索引擎”APP可在应用宝、华为应用市场、苹果应用市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