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以“大师与纪念”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10月9日拉开帷幕,10月24日闭幕。16天内,本届音乐节将为观众奉献18套20场主单元音乐会,涵盖交响乐、歌剧、声乐、室内乐、打击乐、电影音乐会等多种门类。
记者从27日在京举行的发布会获悉,开幕式演出将由百名党员致敬百年征程:10月9日,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以“在灿烂的阳光下”合唱交响音乐会拉开序幕。这场以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赞颂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合唱音乐会将由中国音协交响乐联盟-BMF节日乐团与兰州音乐厅合唱团在指挥家张国勇的带领下合力呈现。首次亮相的中国音协交响乐联盟-BMF节日乐团更是专门为本场音乐会策划组建,通过中国音协交响乐联盟的统筹协调,最终由来自全国20余支乐团的100名党员组成。从鼓舞军民的《保卫黄河》,到凝结父辈记忆的《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从歌唱改革开放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到歌颂新时代的《不忘初心》,用歌曲串联百年征程,以歌声致敬伟大时代。音乐会曲目将由作曲家邹野进行改编,让旋律更具感染力。
2021年是斯特拉文斯基逝世五十周年,圣-桑逝世一百周年,皮亚佐拉诞辰一百周年,马勒逝世一百一十周年和中国作曲家丁善德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同时,维瓦尔第、普罗科菲耶夫、勋伯格等作曲家也都在2021年迎来了纪念年。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以多种方式纪念大师、回顾经典。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用“不忘初心”来形容对大师们的纪念,“对于音乐家而言,初心之一就应该是永远铭记和憧憬过往的大师、前辈,我们荣幸地得到了那么多天才留下的馈赠,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与纪念大师一样,树立与传播中国概念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坚持二十四年的事业与使命。今年,纪念大师与中国概念这两大主题将在对话的背景下实现联动。郭文景、陈其钢、谭盾、前辈丁善德等中国作曲家的经典名作将先后亮相。其中,陈其钢将与法国作曲家圣-桑展开一场关于中法文化的音乐对话。马勒与丁善德则将透过生活与歌唱的视角展开东西方艺术歌曲的对话。谭盾则将对话现代音乐巨匠斯特拉文斯基,展现“现代”这一概念的百年流变。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指挥家黄屹、景焕、张洁敏、杨洋、谭盾,和徐惟聆、唐俊乔、宋元明及青年音乐家柳鸣、朱琳、苏畅、韩妍、陆轶文等倾情参与这些主题音乐会的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音乐节全新推出的“音乐嘉年华”,将音乐带入城市时尚地标,让音乐融入城市脉络。
“音乐嘉年华”将于10月16至17日的周末时间在三里屯太古里与观众见面。从每天中午12时30分的巴西风情鼓巡游开始,丰富的演出和互动活动一直持续到晚间。在这两天时间里,午间音乐会将移师太古里,打击乐神童张放与“准00后”新古典室内乐团以青春活力演奏经典,中国流行歌手成方圆唱出拉美风情,让音乐出走户外,与观众近距离接触。音乐下午茶将在午间音乐会结束后继续音乐的狂欢,BMF少儿节日乐团的小乐手与新古典室内乐团趣味共演,花腔女高音陈小朵、小提琴演奏家林瑞沣和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携手合作带来首首金曲。多样的形式让音乐爱好者与来商业区休闲、购物的都市潮人,都能够近距离感受音乐魅力。
同时,“线上音乐节”也将在今年继续呈现。十余场音乐会将会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呈现,进一步扩大音乐节的影响力的同时,也能为更多观众展现古典音乐的魅力。此外,今年现场音乐会涉及到的曲目,都将在线上以“点播”形式呈现。
作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全新子项目——2021首届“京港澳青少年音乐艺术嘉年华”正式推出,嘉年华活动内容以授课、讲座、乐团排练、汇报音乐会等形式开展,著名教育家、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娜木拉教授担任嘉年华艺术总监,同时邀请郎朗、吕思清、王健、杨洋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众多知名教授担任导师,让京港澳优秀青少年有机会跟随世界顶级导师学习,搭建青少年美育平台,为京港澳青少年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