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一民《走进围城》:日光之下无新事,人生何处不围城

  • 我要分享:

  俗务缠身已久,很长时间没有独坐下来静心阅读了。新入手的齐一民老师大作,孤零零立在书架中央,夹在村上春树和泰戈尔之间,迟迟难得一顾。直到昨天,才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在小书房里沏上一壶好茶,边喝边读,竟有种别样的快乐。  

  纵观新乔在公司、学校这些个“江湖”的历练,感慨万端,突破中国人固有的带点羞涩的中庸之道,变成老外评价中非常agressive的职场老炮,未必是他的初心,却是偶然中的必然。而回到自己国度的新乔显然更为从容、放松,无论作为老板还是学院聘任的老师,都带着点有文化错位感的小幽默,也许走遍千里万里,最终能让我们从容休憩的,还是那个满载乡愁思念的故里吧!

  这篇书评的题目,是第一眼看到这本《走进围城:新乔“内外交困”记》就跳到脑海中的,可以说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没错,齐一民老师一贯犀利、戏谑、直白又洋溢着乐观和饱满热情的文笔,描摹出的极富戏剧性的半纪实文学故事,其实也是那段日子里太阳底下,在无数人身上发生了无数次的“旧事”,它就像齐老师信手从岁月间撷来的一抹剪影,里面凝聚了那么多冲突与感情,曾经在海外工作过的,曾经在海外生活着的,曾经从海外毅然归来的人们,想必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共鸣罢。

  而从字里行间读到的热诚与真挚,就已足以打动如我这样乐于向不一般的生活开放想象力宫殿大门的普通读者了。

  关于原则

  每个人的心中大抵都有一片星空,那是至高无上、不可逾越、不可亵渎的神圣之所。具体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与行为中,那便是“原则”的存在了。如果浑浑噩噩没有原则,便如随波逐流的浮萍野草,这里偶然留下一痕,那里又落下半点印迹,然后就打着转跟着永无停歇的河水消失不见了。

  普罗大众,特别是崇尚中庸、上善如水的国度里的民众,很容易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本真和初衷,将生存的手段误解为自我的本性,以为自己心中实际就是这样想的,拜服于各种规条和习惯,却怯于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维护属于自己的尊严。其实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种“软柿子”都容易沦为每个人都想要踩一脚的角色:毕竟蛋糕只有那么大,分的人越少,每一份就越多,以为自己只要吃草喝水就够了的老实人,最后在利益既得者的心中,也就只配去吃草了。

  幸而新乔不是这样的人,也幸而现在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少了。外贸公司的老总、HR将新乔的反抗特性称之为aggressive,心中可以说是既怕又忌惮,因为他们奉行的也是“让一切顺利运行,我们的公司方为至高无上整体”的剥削理论,人们全都做温顺的绵羊才好,或者像未被同事偷偷劝阻的新乔一样冲动,被情绪裹挟在激愤之下把所有自己的利益一概放弃,那也是极好的。

  但我们偏不。真正的聪明人,要巧妙避开那些陷阱,偏不教这些人如意,还要守着自己的原则,一步也不让才行。比如新乔会因为克里斯恳求而哀叹的眼光,最终在合同上签字,却也会针对他的“Bull shit”对人格的侮辱,针锋相对绝不妥协。

  有时候重要的不是孰进孰退、谁赢谁输,只要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做一个真实的人,活得肆意而痛快,就足够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得失寸心知。既然已经心中清清楚楚,又何必在乎自己在人们的心中究竟是只斗牛,还是个杠精呢!

  关于“退一步”

  退一步天高地远,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生活中最应当学习的,就是“退一步”哲学。这与之前的原则问题毫不矛盾,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为之血脉贲张横眉竖目,誓死斗争到底的。好比酒里有无兑上雪碧、泡茶的水有没有经过几重过滤、孩子的数学暑假作业究竟做了几页,为之斤斤计较到纠结的地步,实无必要,也没什么意义。

  进一步,有进一步的锐气,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就如新乔离职远去万里,回到国内任职高校教师,再回想公司里的种种,未尝没有金刚经里所说的那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大彻大悟感。正如书中所说,“在国外辗转于白人的世界,他像个斗士一样勇猛,用尊严和生命去战斗”,然而回首往事,终不过“弹指一挥间,站在了人生四十的分界线上,前四十年已匆匆逝去,后四十年一片迷茫”,曾经追过的梦,喝过的酒,恨过的人,爱过的事业,都留在了异国他乡,新乔终能带回家的,唯有一个被岁月时光雕刻过的灵魂。

  有什么身份是不能退一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