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武汉7月16日电 (梁婷 黄敏)“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16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开展。该展览发挥数字展图像化、互动性、沉浸式等特点,搭建三峡文物保护展示平台,不断更新三峡文物保护成果。
展览共分为“序厅”“世纪三峡”“考古三峡”“守望三峡”“传承三峡”和“尾厅”六个部分,将主题创意、空间设计与数字展示技术相融合,在内容上以三峡工程为背景,以葛洲坝、三峡、后三峡三个阶段为时间轴,从重庆、湖北两个库区,呈现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过程、收获、影响以及模式;在形式上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应用在活化、交互和深度体验方面的优势,打造深度沉浸式观展体验。
展览发挥数字展沉浸式等特点,搭建三峡文物保护展示平台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据了解,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环境、地质、文物、动植物等方面的工作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进行了大量的勘探、调研工作。从1993至2007年,文物工作者在三峡库区中奋战了14个严寒酷暑,完整地保留了三峡地区的人文环境。
据史料数据显示,300多家单位、7000多位文物保护工作者、10万民工参与了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在63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抢救了1128处文物点,其中地下文物764处、地面文物364处,湖北库区341处、重庆库区787处,总发掘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出土文物超过25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万余件套,完成了世纪文物大保护。
“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开展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中,地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完整建立了三峡地区距今70万年至明清时期的文化序列;地上文物保护完整保留了三峡地区的人文景观,为后三峡的利用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