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CBD图书市集

  • 我要分享:

  有意思的CBD图书市集

  大望路附近的郎园vintage文创园,图书市集又热闹开张了。两天半的时间里,168家出版机构的编辑亲自摆摊儿,以书会友,书香氤氲CBD。这不是郎园头一次和书相遇。过去几年,园区不断拿出珍贵空间开办图书馆和书店,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还主动走到居民身边,带领他们一起享受阅读的美好。

有意思的CBD图书市集

书市上人流如织。

有意思的CBD图书市集

两位年轻人认真共读一本书。

有意思的CBD图书市集

  市民在郎园书市体验手工制作书籍。

  ■现场

  500多位编辑“练摊儿”

  读者和编者有温度地交流

  记者来到郎园vintage文创园,图书市集摆在了户外,一个个白色帐篷充满了文艺气息。一顶帐篷就是一个出版机构,有三联、理想国、中信、磨铁等知名出版社,也有小型独立出版工作室,500多位图书编辑在帐篷里纳客。年轻人们戴着口罩,在帐篷之间穿梭流连,不少摊位被人群围拢,想购书得排队。据统计,两天半时间,共有约1.2万人来到市集现场。

  一位编辑在开张首日就欣喜地发了一条朋友圈:“4小时,我们带来的书就卖光了。明天上新,想买的赶快来哦,要是卖完了,提我名儿也不好使了!”

  编辑亲自摆摊儿,是郎园图书市集最大的特色。郎园内容运营相关负责人常好告诉记者,图书订购会上摆摊儿的大多是经销商,所以场面有些冷冰冰。“我们希望把市集做成一个思想交汇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所以请图书编辑亲自摆摊儿,面对面和读者交流。”

  “您就是这本书的编辑呀,久闻大名,咱们在豆瓣上私聊过。”“新书什么时候能翻译完?我一直盼着呢!”“我认真拜读过您编的书,对其中一处有些疑问……”在摊位前驻足,总能听到这些真诚动人的对话。

  “作为编辑,我们把书当作自己的孩子。我很想知道,到底是谁在买、谁在看我的书,也很希望跟读者有交流。”三联一位编辑告诉记者,线上交流显得单薄粗暴,但在市集上,双方可以有深入的观点表达。

  ■缘起

  拒绝文创产品

  一切只为静静阅读

  “2019年第一次做市集时,我们心里也没底。”常好说,CBD寸土寸金,往来穿梭的人们都很忙碌,到底有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翻翻书、跟编辑聊一聊?况且,人们早已习惯了数字化阅读,还有多少人愿意线下购书?第一场市集办下来,反响不错,在业内也一炮打响。

  如今,郎园vintage图书市集已连续三年举办4次,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今年的图书市集,一共来了168家出版机构,“我们主要甄选的是高品质的文学、艺术类出版机构,包括80%的出版社,10%的独立书店,以及10%的出版设计工作室,就是为图书做美编装帧的机构。”常好说,出版机构都有备而来,很多还拿出了自己的宝藏书、爆款图书。

  和许多其他图书市集不一样,在郎园书市里找不到书以外的文创产品,这里的一切,主题都围绕着书展开。在图书市集的北侧,一个不大的房间大门紧闭,里面正在进行一场手工制作图书的课程。项目负责人于子童告诉记者,在这场手做书课堂上,一位老师手把手教十位报名者,胶粘手缝,亲手把纸张制作装帧成一本精美的书。“课程价格不菲,但大家的热情出人意料,这10个名额也是一开放就被抢光。”于子童说。

  为了丰富市集内容,郎园书市并没有引入文创产品,而是开设了更有深度和参与性的文化活动,如思想剧场、读者沙龙、作家公开课和手工做书课程。

  ■开放

  打开文创园围墙

  给居民带来丰富文化供给

  在郎园vintage逛一逛,文学和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人们的脚步自然而然慢了下来。整个园区里有4家书店和图书馆,每周都有多场文化和艺术活动上演。

  “CBD缺什么?写字楼、咖啡馆、高档餐厅都不缺,可文化空间在这里就算奢侈品了。”在附近工作的白领刘晨说,他经常忙里偷闲,去郎园挑几本好书,这就是他繁忙日常中难得的“诗和远方”。

  朝阳是文化大区,文化机构数量和文化产业产值均居全市之首,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创实验区所在地。“文创园既是产业园,也是文化事业的载体,它们不但服务企业,也服务居民和社会,更深层次地融入了城市的更新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说,实验区将持续推进园区社区化,鼓励园区开辟出体育场馆、城市书坊、美术馆、电影院、博物馆等综合性公共服务空间,支持举办文化节、文创市集、图书市集等文化消费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供给。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创园打开围墙,拥抱城市,给人们带来丰富的公共文化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