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浙东千年古村“变形记”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宁波4月2日电(记者 李典)拥有怡人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却无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转化为真正的“金山银山”……纵观全国,这一现象是许多古老村庄振兴路上不得不面对的窘境。

  村庄的振兴之路究竟如何落笔?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首位的浙江,如今正以艺术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共建的内生活力,照亮强村、富民的发展大道。

  位于浙江宁波东钱湖南翼的城杨村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浙东古村四面环山,拥有着千年古银杏、白云寺、亭溪岭古道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尽管如此,相较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杨村的步履却略显蹒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每年不足10万元。

  艺术实践“唤醒”沉睡乡村

  2020年7月25日,小山村迎来了远方的客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振兴团队为城杨村开启了“艺术赋能村民,村民振兴乡村”的创造性探索。

城杨村一景。 谢舒奕 摄

城杨村一景。 谢舒奕 摄

  这已不是这一团队的首次艺术实践。此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作为团队领头人,在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进行了成功摸索,并将这一模式“复制”给当地结对的贵州晴隆定汪村,收获较好成效。

  随着艺术振兴团队的入驻,城杨村村民干劲十足,村庄悄然发生着变化:亭溪布点将古树、古寺、古桥等串珠成链,具备了研学和疗休养功能;1500斤毛竹编织出直径6米、高1.7米的巨型“农夫的草帽”,之后又编织出一个高7米、底部直径2米的巨型酒瓶,成为村中地标景观;微景观中,不起眼的瓦缸变溪畔灯箱,堆放建筑垃圾的角落变拍照打卡点,废弃猪舍变咖啡馆……

  “造血”功能迈向良性循环

  究其村民共建乡村积极性如此高涨的背后逻辑,村庄振兴的顶层设计不可忽视。在城杨村靓起来之时,激活村庄发展产业振兴的举措也在同步推进。

  “为了激发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等经济实体的积极性,我们调研后,第一时间出台了支持民宿、农家乐等商业实体的扶持补助政策。”作为艺术实践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执行者,城杨工作专班常务副主任、驻城杨村原第一书记张健民回忆,去年那场艺术实践,如同一把拧紧了村庄苏醒的发条。

  随之,帽语展艺坊、开物水车坊、自珍笤帚馆等民艺作坊一一营业,让村民的手艺有了更多价值,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邂逅这一千年古村……当地的杏缘手工坊开业后,因其糕点口感醇厚、软糯香甜俘获了一批游客的芳心,订单量大增,“现在还发愁怎么把这些订单赶紧做出来呢!”店主人孙红薇有了“甜蜜的烦恼”。

  凭借与日俱增的人流量和社会关注度,城杨村的产业版块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许多大项目纷纷选择入驻村庄。

  譬如,创新项目益马当鲜智慧农业赋能基地通过和村民合作,实现线上租赁、农业认养及农业物联网等。这其中,该村村集体占30%股份,仅仅这一个项目便可在今年为村集体直接增加15万元收入。

学生与村民视频连线,为乡建遇到的难题提供建议。 张健民供图 摄

学生与村民视频连线,为乡建遇到的难题提供建议。 张健民供图

  创新之举到发展常态化

  从原来的后进村,到目标定位为景美、业兴、村富的明星村,城杨村的“变形记”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当艺术振兴团队离开,一切归于平淡,村庄还能红火如初吗?

  关于这一问题,或许,一场云上互动可以告诉我们答案。3月底,在村内的千年银杏树下,张健民和村民一同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丛志强团队进行了视频连线。

  如何在不破坏现有自然景观的前提下造桥?

  镂空菜市场屋顶采光虽好,但侧面漏雨怎么办?

  现有的老物件博物馆区域空间如何植入产业相关内容?

  ……

  村民们一一抛出改造村庄中遇到的问题。另一端,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为村庄提出了N个“金点子”。

  艺术实践中,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融合设计振兴乡村”课堂于今年3月开启“学生云上驻村”。有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村民们建设乡村愈发有了底气。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黄波看来,这种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方式,用乡村振兴最新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值得常态化保持。

  眼下,城杨生活艺术节也即将开幕,以展示城杨艺术振兴乡村的最新实践成果,助力其走出宁波、浙江,打造成国际旅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