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的陌生人》 听见美国社会撕裂的“深层故事”

  • 我要分享:

  译者:夏凡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5月

  致敬词

  2020年的美国大选充分体现出美国社会的严重撕裂。无法互相理解、无法互相共情、情绪化的互相攻讦,戾气充斥在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故土的陌生人》是一本尝试跨越美国两派“同理心之墙”的著作。霍赫希尔德在美国支持共和党和茶党的“红州”做了历经五年扎实的田野调查,她以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大家勾勒出这些共和党支持者背后的“深层故事”。

  我们致敬《故土的陌生人》,致敬它的作者霍赫希尔德。这本书为我们理解美国社会的撕裂提供了富有创见的视角——美国蓝领工人们失落的“美国梦”所导致的哀怨情绪,在他们的政治选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霍赫希尔德为了探寻社会撕裂的本质,以富有洞见的研究范式、优美而细腻的文字、严谨的专业精神、悲天悯人的公共关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被历史洪流抛弃的人们的全景图。霍赫希尔德用她的行动和文字告诉全人类,想要告别分歧,学会倾听、将心比心是达成和解的第一步。

  答谢词

  非常感谢《故土的陌生人》能得到你们的推荐!如今,除了感激之情外,我还觉得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当我决定出发去路易斯安那州的那个受污染的沼泽地里调研时,我希望我能搭建一座我与特朗普支持者之间“同理心之桥”。当时,我觉得我所搭建的这座“同理心之桥”已经跨越了相当长的距离,但是,当我知道你们在北京也读到这本书时,你们所搭建的“同理心之桥”比我所搭建的“同理心之桥”要长得多——因为这座桥跨越了语言、文字、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让我感到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的是,假如每个人都能搭建出这座“同理心之桥”,那么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可能性。非常感谢!

  ——霍赫希尔德

  这本书

  “把听来的悲伤和愤怒化作文字”

  新京报:你觉得《故土的陌生人》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意味着什么?你这本书想对普通读者传递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霍赫希尔德:这本书的意义将由读者来评判,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希望: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我能通过隐喻和故事,把我从与我交谈的人那里所听来的悲伤和愤怒转化为文字,并以此再唤起处于不同政治光谱读者的共鸣。

  如果我们面对不同意见者时,能够放下羞辱和指责之心,我们也许能找到我们与不同意见者之间的共同点。在找到共同点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与不同意见者之间的分歧之处。全人类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只要有失去了什么——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失去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或气候环境——那个人就会有许多痛苦。面对痛苦,人们总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希望我能启发全人类——不管我们在什么地方,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能拥有共情心,去试图探索和理解他人内心深处的“深层故事”。

  这个人

  “情感社会学的观察视角启发了我”

  新京报:在学术界,你以情感社会学的学术研究而闻名,政治研究似乎不在你的专业研究的范畴内。为何你会做关于美国政治的研究?你之前在情感社会学上的研究经验如何帮助你做政治方面的研究?

  霍赫希尔德:我和许多公民一样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兴趣。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读到了一些关于美国极右翼茶党崛起的书籍。那时,我突然察觉到,一场令人不安的政治运动要开始了。这场政治运动可能会威胁到我所珍视的许多价值观和我毕生事业所奋斗的目标——消除气候变化的威胁、消除贫困、致力于种族和性别公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对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我意识到,我远远地了解这场政治运动是不够深入的。首先,我得先了解参与这场政治运动的人是怎么想的。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理解这场政治运动。

  所以,在我的调研过程中,我把我在情感社会学里的研究经验作为我的观察的内在视角。在问题意识上,情感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深深启发了我。我到调研地后,我会去思考,我所结交的新朋友们对这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看法?我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真正的看法?在我与他们深度访谈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感受是否可以用所谓的 “深层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他们日渐挣扎的生活有什么样直观的感受? 像美国的经济系统对某些工作所形成的需求一样,美国的政治系统本身是否同样创造出了一种我称之为“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的需求? 在我与新朋友们交谈完,阅读我的采访记录时,这些问题就从我脑袋里蹦了出来。其中,这里面的一些问题在我脑海中孕育成熟后,就被我写到了书上。

  这一年

  美国的政治分歧在未来能弥合吗?

  新京报:今年美国政治有了重大的改变——拜登赢下了美国大选。你对拜登胜选感到惊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