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校长:科技赋能教育可在教育评价上大有作为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 马海燕)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电教馆和科大讯飞共同举办的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11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表示,科技赋能教育可在教育评价上大有作为。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演讲。 赵友清 摄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演讲。 赵友清 摄

  董奇认为,目前科技赋能教育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取得真正大的突破。这一方面与科技赋能教育,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处于初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结合范围较广、浅层次的探讨应用比较多有关,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企业和中小学深度合作也不够。

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现场。 赵友清 摄

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现场。 赵友清 摄

  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赋能教育,董奇表示,现在迫切需要聚焦若干重要问题来进行协同攻关,教育的评价与改革就是其中一个难点。以基础教育为例,现在仍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取向。面向未来,孩子需要培养很多新的重要素养,包括创新能力、高阶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全球意识、社会责任感等,需要新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手段去解决。

  董奇说,目前的评价更多以纸笔测验为主,偏重知识和技能,信息模态较单一,而且缺乏过程性的数据,反馈滞后。因此,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于评价的变革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他举例说,5G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人、机、物的互联,能够采集到各种过程性的数据;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感知技术,能够对学生的动作、行为、语言、表情等信息进行有效测量;大数据和各种分析技术,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能力差异、风格以及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等进行有效诊断和分析,进而更好地因材施教;AR、VR技术有利于创设类似于真实情境的环境,不仅可以了解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更精准地测量孩子的心理健康等。

  董奇介绍说,北京师范大学与多家机构正在致力于建立智能化的基础教育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智能化的数据采集能力、分析能力、诊断能力、反馈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的能力,最终要形成闭环,还能对改进后的状态进行再评估。通过5年努力,这个系统一定会在服务全中国学生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