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不能作假的,更不能是支离破碎的”
——记法国电影评论家、理论家、导演德吕克
【深度解读】
在世界电影史上,一大批富有远见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路易·德吕克就是其中的一位。相对于他仅仅33岁的短暂生命,他在电影评论、电影理论和电影创作三大领域留下的遗产是何等丰厚,他对于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影响又是何等巨大。在纪念德吕克诞辰13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一系列电影著述,依然发人深省,颇受启迪。
1.第一个提出电影三重属性的理论家
众所周知,电影最早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发明。比电影早5年诞生的德吕克对于同胞首创的这种新的娱乐形式曾经一度鄙视,认为这种类似于杂耍的活动摄影术为大众提供的不过是一种低俗的娱乐,因此也不过是资本家用来赚钱的又一种技术手段。然而,1916年发生的一件观影事件彻底改变了他对电影的看法。这年,他邂逅了比利时女演员爱娃,并在她的劝说下一起观看了美国导演德米勒拍摄的电影《欺骗》,这部美国电影让他不能自拔。由此为契机,他开始全面比较考察当时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电影的产业状况和艺术水准,并促成了他关于电影本体的一系列极其重要的理论成果。其中,他关于电影“产业、传播和艺术三重属性”的认识,正如美国学者麦克柯里瑞指出的,“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有句名言:“电影摄影机是从欧洲传入美洲的,但电影艺术则是从美洲传入欧洲的。”的确,早期的法国电影曾经占有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然而二战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美国电影反过来统治了法国的市场。
急剧变化的世界电影格局,特别是法国电影的萎靡不振,让身为法国人的德吕克带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艺术运动。但不同于其他法国艺术家过于重视电影艺术性的偏执,德吕克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电影的产业属性。他认识到,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发行,首先是因为它能赚钱,他将电影称为“表现的产业”,因为电影能够同时实现“艺术和贸易的完美结合”。也正因为如此,他对高蒙与帕特这类纯商业电影导演并没有过多苛责,只是指出他们的电影或者缺乏商业感,或者缺乏大众喜欢的趣味。他以德国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巴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例指出,“原创性的电影较之某些平庸乏味的‘商业’电影更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另一方面,他还建议电影发行商和影院经理,要特别注意电影宣传画的质量,还要尽可能改善影院的环境,这样既可以提升观众观影的舒适度,又能增强观众对于影院的黏性。德吕克坚持认为,电影的商业性不仅无损于艺术性,而且本身具有重要价值,正是因为电影能够创造如此巨大的市场价值,世界各国才在电影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事实上,以他为领军人物的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运动在自身的电影创作实践中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们在践行自己电影艺术主张的同时,也积极向好莱坞电影和其他欧洲电影学习。
如果说关于电影的商业属性有一定的不证自明性,那么德吕克关于电影传播属性的分析则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前瞻性。“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电影的传播强度和广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方面,人类迄今创造的一切传播手段都很难与其匹敌。”的确,在电影中,一个手势、一种表情所表达的意涵要远远超过一句话,无论在传播速度还是在传播的明晰性方面。毫无疑问,他敏锐地抓住了电影最神奇的一面——不像读书一样需要大脑准备,它瞬间就能同时感动影院中的所有观众。此外,德吕克还认识到电影是无处不在的。卓别林仅仅借助于一个名字、一个鬼脸、一个微笑就征服了全球观众,这种无与伦比的传播力量是其他艺术难以企及的。他甚至笑话“一战”的那些参战国不懂得利用电影巨大的宣传和动员力量,可见他的思想是多么深刻和敏锐。
当然,德吕克更不可能忽视对于电影艺术属性的思考,他正是因为这一点才真正爱上电影的。众所周知,德吕克是世界电影专业评论的先驱,是他率先将电影评论与电影广告和电影八卦新闻严格区别开来,他的主阵地就是当时的法国报纸和他创办的《电影》等杂志。他的一系列关于电影艺术性的思考就是从这些写作中展现出来的。在他看来,电影是“一种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因为它不仅是“现代科技与人类理想的结晶”,而且“以其独一无二的美满足了人类几乎所有的情感需要”。正如麦克柯里瑞指出的,在德吕克的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真诚、真实、原创、自然、简单、鲜活、日常、现代、内在、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