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 看国际文坛的“前浪”们如何突破

  • 我要分享:

走出舒适区 看国际文坛的“前浪”们如何突破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近年来饱受影视界的青睐,《赎罪》《在切瑟尔海滩上》等多部作品先后走上银幕。图为《赎罪》剧照

  陈熙涵

  熟悉的题材,惯用的套路,轻车熟路的遣词造句……一些有一定功底的作家爱在自己的 “舒适区”写作。但在这世界的不同角落,我们也总能发现有一些已在金字塔尖的作家,时刻警惕着陷入自我重复的泥潭,敢于丢弃烂熟的套路,不沉迷于写作技巧之中,不断寻求着文学的可能性与活力。他们中的一些人年纪虽已老迈,但笔端现出的朝气却还年轻,剧烈的反差成就了一幅幅动人的图景。

  最近的图书市场上,有几位蜚声国际文坛的作家都有译介的新书与我们见面。这些拿奖拿到手软的“前浪”们,显然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拿过的奖项以及黄金般的写作履历。对他们来说,在 “舒适区”里写作可能会让她们感到不安,年龄从来不是停止思想与创造的理由:从82岁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新作《证言》的中文版,到伊恩·麦克尤恩以70多岁的年纪,写出一部以“人工智能”为议题的小说;再到去年去世的当代极富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90岁高龄时写出的回望一生诗歌阅读之旅的非虚构遗作。这些已进入经典之列的写作者们,没有失去对社会的敏感,对时代的感知,有的用文学预言世界的巨变,有的在从未涉足的领域里写出新意,他们屡屡往写作的极限处寻求突破,书写着文字的无上荣光。

  伊恩·麦克尤恩

  最优秀的科幻小说不是写未来而是写当下

  “你永远无法估计伊恩的下一部作品会写什么”,一位文学评论家这样形容这位当今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从1975年发表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并迅速引起轰动以来,麦克尤恩写小说的辉煌大半生,已来到了古稀之年。然而,不断寻求突破“舒适区”的写作,却丝毫没停歇的迹象。

  新小说《我这样的机器》是他对时代热点的回应。在书中,麦克尤恩对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新科技等议题进行了 “伊恩式”的展现。他设想了一个平行宇宙里上世纪80年代的伦敦,科技水准要远高于现在,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具有智慧。男主人公查理是个资深宅男,他爱上聪明又神秘的女邻居米兰达。查理很有钱,买下一台最先进的仿生机器人——亚当。在米兰达的协助下,他们一起设计了亚当的个性。然而,正是这个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决定,成了后续一系列故事的伏笔。这个近乎完美的机器人漂亮、坚强、机灵,很快三个人的关系发展成了一场三角恋,他们必须得一起面对深刻复杂的道德难题……

  闲暇时,麦克尤恩自嘲他的机器人爱上女朋友的“三角恋”故事,肯定不新鲜,甚至可以说已经被写滥了。但他进一步解释,自己想通过小说探讨的是机器人是否会有自我意识、人工智能究竟需不需要有道德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这些当下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在现实中已成了迫切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跟伦理、科技密切相关,对小说家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以我这本小说,与其说是写未来,不如说写的就是现在。我认为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写的就是当下”,麦克尤恩这样认为。到底这次他能不能在并不熟悉的题材领域完成一次全新的突破呢?无论答案如何,以一位网友的话来说: “70岁还能走出‘舒适区’进行创作,已然是勇气可嘉。”

  一些读者在看完《我这样的机器》之后感慨:这么些年来,伊恩·麦克尤恩给读者的标配一直是:脑洞大开的情节,搭配出人意料的结局,在偶发多变的事件里探讨道德与人性,用虚构的故事直指现实世界的复杂人心。但犀利、富有洞见、主题的深刻性等等则又不断刷新着我们对麦克尤恩的固有认知。

  他的小说永远站在伦理道德的悬崖边。比如,这个新作抛给读者的根本思考: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是外在行为还是内心生活?机器能明白人心吗?这个大胆而又刺激不断的故事提醒着人们,我们有能力创造出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东西。

  麦克尤恩的作品近年来饱受影视改编的青睐,《赎罪》《在切瑟尔海滩上》等多部作品先后走上银幕,并取得了成功。包括《我这样的机器》在内,麦克尤恩目前已著有15部长篇、三部短篇小说集和几个剧本。好玩的是,他常会为准备一部小说而进行长时间持续不断的研究工作,有不少课题都被他做成了科研成果。《我这样的机器》所进行的全新尝试,说明了麦克尤恩仍处于创作能力的高峰。这不仅体现在写作中,更体现在他的目光所及之处。早在年轻的爱尔兰小说家萨莉·鲁尼的《普通人》火爆欧洲之前,麦克尤恩就率先表达过对这位女作家的欣赏。他说:“我完全陷进了这个故事之中”,在他家客厅的书架上还存有艾米丽·圣约翰·曼德尔装帧精美的科幻小说 《第十一站》。从这些都可以看出,随着年岁的增长,伊恩·麦克尤恩并没走向狭隘或是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