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员如何完成KPI考核? “汉代循吏第一人”有三个锦囊妙计
“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唐代文学家裴铏在一首《题文翁石室》中,表达了对文翁石室兴学化蜀的赞许。如今,漫步在成都石室中学、彭州关口文翁祠,还能找到后人纪念礼祀文翁的遗迹。
9月7日晚,“名人大讲堂”第二季第五场高朋满座。四川大学古文字与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在四川省图书馆登上“名人大讲堂”,带来一场题为《留得清气满乾坤——文翁的公学与治水之道》的精彩演讲。谈及文翁这位四川历史名人,彭邦本教授有一句精准的点评:“公学始祖兴教化,汉代循吏第一人。”
汉世良吏兴学化蜀
相对于酷吏而言,循吏是政绩突出、政声斐扬于天下的清廉官员,尤其是那些为官一方,通过其治理使得地方上秩序井然、颇有政绩的郡国守相。
惜墨如金的班固,在《汉书·循吏列传》中首列《文翁传》,同时将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西汉著名循吏的传记列位其后。《文翁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了文翁的生平和入蜀之后的功绩。
按照汉代语境,循吏是指“奉职循理”或“奉法循理”的官吏,也就是那些“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的官员。在班固看来,循吏都是些德才兼备、尤其仁义德行突出的官员,而酷吏则不然,“其廉者足以为仪表,其污者方略教道”。两者相较,班固推崇循吏的态度非常鲜明。
根据班固《文翁传》的记述,文翁为官清正仁爱,举贤兴教,励精图治,使蜀地“大化”,政绩政声闻名天下。班固对其推崇备至,于是将其首列为《循吏传》第一人。
培养良吏定向委培
受益于察举制,文翁在蜀地任郡守之后,也运用了儒家思想中的举贤才措施。他首先从蜀中郡县政府机构选拔一批素质高的吏员到京城进修,与孔子旗帜鲜明地主张为政应当选拔、举用人才的思想不谋而合。
《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为了培养社会治理人才,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文翁首先通过类似察举的程序,从自己的属吏中选定十来名优秀学员,亲自担任教师,在短时间内突击训练,然后送往长安,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律令,提高他们的执政水平。
为了培养这些官吏,文翁努力压缩蜀郡财政开支,用节省的经费购买蜀地特产,让学员带去京城。两千年前的蜀地特产,无非是一些铁刀、织绸、金银器、漆器等产品。文翁“带货”,一是传播蜀地物产,二是借此赏赐给学员们转赠博士,作为他们的培训学习经费。
几年以后,这些送往京城进修学习的“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可见文翁不仅重用这批人才,而且依次通过察举途径推荐到中央朝廷,且不乏后来官至郡守、刺史等封疆大吏者。例如张叔,不仅继承了文翁的衣钵,在《春秋》学术上卓有建树。
创立公学有教无类
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四七九”是不少学子心之神往的名校,其中,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石室中学(成都四中),可以追溯到蜀郡守文翁建成的石室学宫。
西汉汉景帝末年(约公元前141年),文翁深感蜀地偏远仍有蛮夷之风,便“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在成都南门修起石室学宫,招募从长安学成归来的学者任教,还从社会上选拔品学兼优的学子入学。
先秦时期,原本只有贵族才能上学受教,而文翁创立的石室学宫打破了教育壁垒,从成都以外的“下县”招生,让编户齐民都有入学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安心求学,还为他们免除了徭役。这说明文翁招收的学生里有大量的平民子弟,真正实现了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
文翁每次出行巡视所辖郡县,都让品学皆优的学员同行,一方面让他们有机会“见习”,处理事务,培养实际才干;另一方面让他们现身说法,宣讲教育新政。这样的出行方式在民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老百姓看到了读书的甜头,纷纷希望有机会到成都受学宫教育,于是争相报名。
在彭邦本教授看来,文翁开办石室学宫的目的,是为地方政府培养管理人才,为一个开放的政体注入活力。“哪怕你是一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寒门子弟,只要你德才兼备,就有机会实现阶层流动。”
大兴水利福泽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