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唤醒被遗忘的阅读方式

  • 我要分享:

  书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听。用耳朵“阅读”,正在成为不少人新的阅读方式。2013年,用手机听书还是一件新鲜事儿,短短几年时间,它已成为国民阅读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国民听书率逐年走高。2020年上半年,全球有声阅读领域又迎来了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我国,听书正在成为一种国民阅读习惯,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趋势。

  从尝试到接受,听书渐成新的阅读习惯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

  先是一阵雨声,雨声过后,朗读者娓娓道来,故事开始了。这个用60多个小时讲述的故事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平凡的世界》。

  2019年是作家路遥70周年诞辰,喜马拉雅推出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声书,截至目前,播放量已达1.6亿次,在喜马拉雅平台上位居畅销榜第三位。

  “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的新增长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与此同时,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量继续较快增长,2019年有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国民比例较高。

  细看“听书”数据,2019年,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0岁至17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有声阅读逐渐从早期的有声报纸、听书网站、播客平台、网络电台等形式,转向移动听书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副教授赵丽华梳理后发现,移动听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13年前后,蜻蜓FM、喜马拉雅FM等平台开始登上数字阅读舞台;2015年开始,我国互联网上掀起一股知识付费热潮;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又一个节点,全球有声阅读市场在原有良性发展态势基础上,获得新一轮发展,中国的有声阅读行业则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均有良好表现。

  来自喜马拉雅的数据佐证了赵丽华的判断。2020年1月至3月,喜马拉雅平台有声阅读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增长近100%。人均收听专辑数从2019年的5.6本升至2020年的10.7本。

  不足十年,从尝试到接受,听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阅读习惯。

  先听课,再看书,颠覆知识生产模式

  8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陈思和等三位学者合著的新书《中国文学课》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有个特别之处——在成书前,就已被数十万网友熟知了。

  这些网友是《中国文学大师课》的听众。2018年,陈思和邀请作家王蒙、莫言、王安忆、余华等人一起用音频课的形式,品读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我一向认为,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被围墙圈起来的校园内,高校的资源应该在适当的条件下为社会服务。”陈思和说,从自己做学生听课开始,在课堂上就不断地结识来自校外的听课者。现在的音频平台满足了这种社会需要。“莫言、余华……这么多当代作家,我看过他们的书,但是还从来没听过他们的声音呢”,一位听众的留言获得了数百条点赞。

  陈思和认为,任何文化创造和精神产品,都需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听者,培养我们的听众,并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知音。

  先开课,再出书。近两年,许多高校学者试水这种知识生产模式,文学、哲学、心理学……学者们用口语来表达,根据听众的反馈对书稿进行调整。此外,微信读书、喜马拉雅等数字阅读平台汇聚大量人气,用户动辄上亿,让学者与大众保持“亲密接触”,知识内容在互动中产生。

  赵丽华认为,“逆出版”是数字传播时代的出版现象。有声阅读产品跳过印刷书的思维惯性和版权谈判,寻求自己的独立性,既追求了商业价值,也创新了内容和形式。这种“逆出版”给传统出版以及知识生产模式带来了挑战,互联网语境下,知识生产的逻辑正在发生变革,许多人正在主动求变,融入数字传播时代。

  学者出品的多为精品内容,但整个有声阅读产业却良莠不齐。近几年,有声阅读领域渐渐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的现象。此外,人气颇高的儿童有声阅读板块,产品内容缺乏监管。赵丽华提醒,中国的有声阅读市场发展偏快,需要规范、沉淀和潜心培育,否则将会出现消化不良、徘徊不前的情况。

  文字本身就是声音,重新认识声音的价值

  听书这件小事,在许多人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