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

  • 我要分享:

  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

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

  抗战时期文澜阁《四库全书》秘藏贵阳地母洞5年8个月(1939年4月8日-1944年12月6日)。

  乾隆三十七(1772)年正月,为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下旨全国征集书籍,贵州巡抚图思德上奏,称“黔省夙号荒徼,人文卑陋”,无书可献。200多年前的贵州,因为文化匮乏的无奈,对《四库全书》征集的贡献实感力不从心;谁能想到100多年后,文澜阁《四库全书》为避抗战烽火,西迁至贵阳秘藏6年8个月。

  近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战时期典籍文献抢救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贵州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贵州省图书馆原副馆长钟海珍为我们讲述了这段尘封历史。

  《四库全书》修成后,抄成7部,分藏于南三阁(文澜、文汇、文宗)和北四阁(文溯、文津、文源、文渊)。北四阁的《四库全书》专为御览,而南三阁的《四库全书》,江浙两省的地方官员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选择专人掌管书籍,并允许当地士子进阁阅读抄写。其中,文澜阁位于浙江杭州。

  抗日战争爆发后,文澜阁《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任浙江图书馆馆长陈训慈面对日益严峻的局势,作了一个大胆果断的决定——把《四库全书》悄悄运出杭州。

  1937年8月1日,浙江图书馆全馆职员集中孤山分馆,点书装箱直至3日深夜,《四库全书》140箱、馆中其他古籍善本88箱,共计228箱;8月4日,这228个大箱子离开孤山馆,运往浙江富阳,终于在杭州沦陷之前离开了杭州。

  从此,文澜阁《四库全书》开始了漫长的漂泊岁月,从1937年8月1日开始向西转移,1938年4月30日运抵贵阳,历时整整9个月,途经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共2000多公里。在战乱和交通落后的条件下,除了短短的浙赣铁路运载外,大多数路程主要靠船运、人挑、马驮。

  《四库全书》运抵贵阳是在一个深夜,存放到贵州省立图书馆,由当时贵州省教育厅出具收据,交浙江省教育厅。据档案记载,这一批书包括“文澜阁《四库全书》正本、前文澜阁误抄书、文澜阁遗存书、前文澜阁续藏书、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总计3467部42536册”。

  当时的贵州省立图书馆馆舍是由旧粮道署修缮改造使用,条件很差,不但面积狭小,而且房屋结构不适合作为图书馆。没有人知道《四库全书》要在这里存放多久,就像没有人知道抗战要持续多久,于是,建一个专门书库的计划就被提上日程。1938年5月27日,贵州省立图书馆完成了《书库工程预算表》《设计图》《建筑计划说明书》等,呈给上级,详细说明了书库的构造设计。

  然而,战乱时期,条件所限、时间紧迫,这个书库只停留在了图纸上,政府最终决定购买现成房屋来解决存放问题。于是,教育部下令贵州省政府教育厅垫资购买张家祠堂。张家祠堂地处贵阳市威清门外,有大小房屋数十间,房屋结构和质量基本符合藏书要求,稍加修缮即可使用——的确是一个经济可行的替代方案。据1938年8月16日出具的收据显示,购买张家祠堂房屋地皮,共花了“法币贰仟肆佰元正”。

  1938年9月28日,140箱《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以及贵州省立图书馆数万册馆藏古籍,一同装运入藏张家祠堂。一起进去的,还有被派驻贵州的浙江省立图书馆《四库全书》保管员夏定域父子——他们住进张家祠堂,并着手重新清点。

  可惜“好景”不长,1939年2月4日,日机空袭贵阳。18架飞机成品字形,从城东侵入市区,轮番轰炸贵阳最繁华的大十字商业区及周边地段。而张家祠堂与大十字商业区的直线距离只有约2公里,古籍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当时贵州省立图书馆的一名职员建议,把《四库全书》转移到贵阳城郊十里外的许官溪镇金鳌山腰的地母洞。地母洞地处北郊,有茂盛的森林、坚固的溶洞, 安全可靠。经贵州省教育厅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后,1939年4月8日,《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迁往地母洞,因地母洞面积有限,贵州省立图书馆的古籍仍存放张家祠堂。

  贵阳多雨,“天无三日晴”,实在不算是藏书的好气候。于是,在把《四库全书》迁到地母洞之前,为了防潮,人们在洞内筑起了“长约二丈五尺、宽约三丈”的木台,离地约二尺,以石块铺叠为柱脚,木板下放置石灰;在台上靠近洞顶的地方,建了一座斜形瓦棚,用来遮滴水……《四库全书》放入地母洞后,为了方便看守的职员、工役和警卫住宿,还在洞口附近建了3间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