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袁秀月)1983年,英达的父亲英若诚翻译并主演了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演绎了一位推销员“美国梦”破灭的人生悲剧。戏剧最后,推销员选择自杀,给家人留下一笔保险赔偿金。
2020年,英达回归北京人艺舞台,执导母亲吴世良翻译的《阳光下的葡萄干》。他说,这部戏相当于《推销员之死》的续集,讲的是家人拿到赔偿金会怎么用,更富有戏剧性。
《阳光下的葡萄干》排练照。李春光 摄
《阳光下的葡萄干》讲述什么故事?
《阳光下的葡萄干》由美国剧作家洛兰·汉斯伯雷创作,她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戏剧的佼佼者。她以反黑人歧视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一家非裔美国人贫民在获取了保险金后,所面临的挣扎与选择。
1959年,《阳光下的葡萄干》在纽约百老汇上演,随即引起轰动,还一举拿下了当年纽约剧评协会的最佳戏剧奖,这也是黑人剧作家作品第一次获此奖项。
剧作的名字《阳光下的葡萄干》取自美国黑人桂冠诗人兰斯顿·休斯的诗《哈莱姆(一个延期的梦)》:“一个未能实现的梦的下场是什么?它会不会枯萎干瘪,就像太阳下的一颗葡萄干?”
在剧中,主人公一家获得了一笔意外的保险赔偿金,但关于这笔钱的用途,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儿子想用这笔钱投资酒吧赚钱,女儿想去读医学院。妈妈不愿把钱交给儿子冒险,最后她决定一部分用来买房子,其余的留给女儿读书和儿子投资。但最后,他们各自的梦想都没实现。这家非裔美国人就好比在残酷的日光下曝晒的葡萄干,不过梦想并没有就此干瘪,他们找到了新的精神归属,信心十足地搬进了新居。
“有人曾评论,这部戏将照亮我们的未来很长时间,我觉得说得太对了。”在英达看来,虽然这个戏已经问世60余年,但是依然和今天的现实非常贴切,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和钱的关系。他认为,这部戏可以被贴很多标签,但所有的标签都不如说它就是一个描写生活的戏,它最闪光的地方在于人性。
《阳光下的葡萄干》导演英达。李春光 摄
英达将母亲译作搬上舞台
英达是土生土长的人艺人,但在北京人艺30余年,他还没执导过一部完整的戏。首次导话剧,为什么选择《阳光下的葡萄干》?
这还要说到英达的母亲——北京人艺演员、翻译家吴世良,她曾翻译过《春月spring moon》《挑战的手套》等作品。而这部《阳光下的葡萄干》也是英达母亲的译作,但是这部作品一直没出版,甚至连英达也不知道。
直到去年,《我爱我家》的剧迷告知英达,上海有家拍卖行正在准备拍卖英达母亲的一部手稿,名字叫《阳光下的葡萄干》。“这既然露面了,我说我必须得买下来。”得知消息后,英达几经周折托朋友买下了这部手稿。
拿到手稿后,英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交给出版社再次印刷,随后决定排成话剧。英达形容,整个过程很戏剧性,“一点不夸张,上午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下午我们剧院院长就问我剧院上不上,那它必须上”。
不只是对人艺舞台的致敬,也是对自己母亲的纪念。英达透露,虽然这部剧作是母亲在1963年翻译的,但他并没有做什么改动,只有某些词汇做了调整。比如“螺旋车”换成今天的说法“摩天轮”,此外还有超市、暴发户等词汇。
《阳光下的葡萄干》排练照。李春光 摄
排练过程波折重重
作为一个擅长喜剧的导演,英达也为这部话剧增添了一些喜剧色彩。“我不能说是夸张放大,话剧的表演相比电视剧要更加清晰、准确,怎么通过表演,让32排之后的观众还能看清楚你的心理活动。”此外,剧中原先的喜剧包袱也更换了新的方式表现,好让观众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