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礼:爱祖国 爱上海 爱社会科学

  • 我要分享:

  “智库之宝”

  “1958年,我决定离开我的第二故乡西雅图,回到我的第一故乡上海,希望能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今天来看,我从小就有的、以及回国时的为国为民服务的愿望,已经实现了!”他确实实现了毕生的夙愿。从参与开放浦东的决策开始,社会科学院被赋予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张仲礼也有了更能“大展拳脚”的舞台:他主持了多项咨询项目的研究,为上海在当时的发展战略定位和浦东开发提供智力支撑。

  张仲礼特别注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利用自己的学术研究,在国家重大战略上发出智库的声音,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咨询作用。有学者认为,虽然那个时候还不叫“智库”,但实际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他就已经有意识地在这样做。

  “智库之宝”,张仲礼也因此在上海社科院有了这样的美称。  

  【学术档案】

  张仲礼(1920.4.10-2015.9.19),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4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1948年、1953年分别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1952年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奖,1982年获美国卢斯基金会中国学者奖,2008年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第六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华盛顿大学经济系副教授、远东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在美国时期,用英文著有《中国绅士》、《中国绅士的收入》等;还有《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四卷本)、《沙逊集团在旧中国》、《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30余部著作和编著在国内出版。

  大师

  【“要有坐冷板凳的习惯”】

  ◆今天翻阅《中国绅士》的读者,很难不被其中旁征博引的史料所折服。对于该书的写作过程,张仲礼曾回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资料储备为他的研究带来了便利条件,如获至宝的他几乎天天都泡在那里,一本本翻阅摘抄。“做学术研究一定要能坐得下来,要认真、严谨,还要对国情、世情、史情都能了解”,这成为他日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座右铭。

  【爱逛菜场的“议案大王”】

  ◆20年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仲礼提交了61个议案,8个是年度的“一号议案”,因此获得了“议案大王”的称号。他说,“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研究的是人文社会科学,这涉及到人的问题、民生问题、法治问题,需要不断推进它们的建设,人代会有很好的机会来发挥他们的潜力。”他在80多岁高龄时还坚持自己上菜场买菜,实地调研民生问题。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04年,张仲礼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贡献奖,奖金有5万元。生活节俭的他将全部奖励贡献出来,设立了“张仲礼学术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促进科研后备力量的成长。那些在学术道路上曾获得过“张仲礼奖”的学者也如他所愿,大部分都成长为今天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中国绅士》:用西方看得懂的方法,讲述中国故事

  “他是真正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者。”这个“他”,就是张仲礼。2008年,他获得美国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也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学者。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凭借着学术处女作《中国绅士》的开创性研究,就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学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

  多年来,海外中国学特别是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几乎没有不参考张仲礼的这部著作,其影响力之大,不可估量。为什么一部著作会产生如此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绅士》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把经济史的研究和经济计量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这是用西方看得懂的方法和术语讲述中国故事,因而让中国学者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有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进一步解析到,《中国绅士》专门研究儒生尤其是科举功名制度有成就的独特社会阶层,分析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这个社会阶层的作用及收入。虽中外学者很关注这个独特而重要的群体,有论著描述过中国绅士,但深入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张先生乃深度开拓者和系统研究者。他查阅中国19世纪甚至整个清朝大量历史资料,包括官方文献、中国省、府、县志以及家谱和族谱并中国、日本和西方学者众多著述,长期积累,潜心研究,综合比较,数年磨一剑,成其大作。“学习张仲礼先生,就要像他那样潜心治学。当代中国,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功底扎实、思想深刻、创新开拓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像张仲礼先生那样,聚焦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拒绝浮躁、专心致志、勇于创新,拿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他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