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红色文物展 忆峥嵘岁月稠
周恩来赠送的红毯 黄宙辉 摄
叶剑英在红军长征途中使用过的皮挎包 黄宙辉 摄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朱绍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东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纷纷推出红色主题展览,通过红色文物或作品,讲述红色革命故事。观红色主题展览,重温革命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历程。
周恩来的红毯、叶剑英的皮挎包……
6月28日-11月17日,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粤博”)推出“红色热土 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展”。该展遴选粤博及省内各地市23家文博单位文物近200件(套),图片史料700余张,系统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波澜壮阔、逶迤雄奇的抗争历程。
周恩来赠送的红毯、叶剑英在红军长征途中使用过的皮挎包、叶挺使用的“叶希夷印”木章,以及彭湃所著的《海丰农民运动》、叶挺使用过的指挥刀、曹安“省港罢工工人凭证”、“五四”时期《救国十人团》传单、杨匏安诗稿手迹、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徽章……这些珍贵文物悉数亮相展览。此外,粤博馆藏“红色经典”书画作品也首次展出。其中两件与毛泽东相关的馆藏“红色经典”书画作品——《毛泽东在农讲所》和《激扬文字》,均为入藏粤博以来首次向观众公开展出。
这些展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故事。其中,“周恩来赠送的红毯(陆丰市博物馆藏)”讲述的是,1927年10月,周恩来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时,在广东省陆丰县南塘区兰湖村地下党员郑阿仲的安排下,住在郑阿仲堂兄郑端良家。当时正被病魔折磨的周恩来,受到了郑家人的悉心照料。临别前,周恩来看到郑家一贫如洗,郑母只能用麻包袋做被子,于是将随身红毯送给了郑母,以表谢意,并鼓励郑阿仲努力做好革命工作。
见证“广州解放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4月28日-10月15日,“从黄浦潮到珠江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在广州博物馆(以下简称“广博”)镇海楼展区展出。本次特展汇集了广州、上海、北京三地八家博物馆的100件文物、近200幅图片,以上海和广州两座城市发展为视角,以城市史与党史相结合的策展方式进行展示,是广州市首个全景式、完整、直接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主题展览。
高级别藏品汇聚,多件文物难得一见,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据介绍,本次展览展出国家一至三级文物,即上级别文物共计37件(套),占比超过1/3。其中,李湛同盟会会员凭据、广州解放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民国大总统孙文宣言书等4件为一级文物。
由广博馆藏的“广州解放后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特别珍贵。“这面现在看来已经微微泛黄的红旗,见证了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市民迎接解放军进城的重要历史时刻。”广州博物馆副馆长朱晓秋介绍,制作红旗的想法来自于当时广州东亚酒店的进步组织“职工同乐会”。凭借着东拼西凑得来的物料、收音机中听来的信息及报纸上的国旗图样,进步工人马明秘密缝制完成了这面珍贵的五星红旗,让它成为了广州历史上永远值得记忆的一抹红色。据了解,该面五星红旗平常极少对外展出。
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
5月16日-10月31日,“颂歌献给党: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展览在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展出,展示众多深受群众喜爱、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作品。
该展共展出60件工艺美术精品,展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广东民间工艺门类,从珠江三角洲的广绣、广州牙雕、广州木雕、广彩、石湾陶、佛山剪纸,到潮汕平原的剪纸、金漆木雕、枫溪瓷、麦秆贴画;还包括一些濒临失传的、珍贵的工艺门类,如惠来贝缀、竹丝编织、墨鱼骨雕等。
展览选取广东各工艺门类中的代表作,包括多件珍贵的为庆祝重大纪念日而创作的精品,如:贝缀画《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与《和平颂》、潮州金漆木雕《百万雄师过大江》、广州象牙雕刻《进军大西南》、石湾陶《誓把山河重安排》等大型名家名作。此外,展览还展出“农讲所”“涵碧楼”“海门桥闸”等反映广东地区红色文化遗址的工艺精品。
关山月参与巨幅毛泽东画像的绘制
建党百年之际,广东多家美术馆也纷纷推出重磅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