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

  • 我要分享: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这段经典旋律,至今已经传唱了70多年,可谓经久不衰。这支曲子,就来自歌剧《白毛女》中的经典一幕“北风吹”。《白毛女》,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在新秧歌运动中创作出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1942年5月2日至23日,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期间召开了,在战场上谈文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

  1942年5月2日下午一时,毛泽东步入延安杨家岭中央办公厅会议室,他比规定的开会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毛泽东先是与到会的各位作家逐一握手,然后落座,当时人们注意到:毛泽东穿的棉袄破了,一抬手,胳膊肘上就露出了棉花。  

  开会前,毛泽东先给大家吃了这样的“定心丸”,他说:敌人一时不会打过来,娃娃也不必送给老乡,开会期间大家有肉菜吃,所以,可以畅所欲言,安心讨论文艺问题。

  5月23日晚,是最后一次会议,应作家们的要求,毛泽东为会议做总结讲话。

  那天晚上,晚霞还笼罩着延安的天际,而杨家岭小广场上的一盏汽灯却早早地点亮了,作家们围绕在这盏汽灯下,他们看到毛泽东从杨家岭住处的山坡上走下来,因为坡陡路滑,毛泽东怀里还夹着讲稿,所以走得小心翼翼。

  版画家罗工柳当时就坐在讲桌前,细心的他留意到,直到开始讲话前,毛泽东还在自言自语地说:这个总结可是不好做呢!

  毛泽东一开始讲话,就立即抓住了作家们的心,全场鸦雀无声,偶尔听众中会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毛泽东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结束时全场起立,长时间地鼓掌,人们久久不愿散去,毛泽东自己说:真没有想到,大家这样鼓掌,我都不好意思了。

  诗人何其芳回到鲁迅艺术学院,兴奋得一宿都没有睡着,与大家讨论到天亮。

  毛泽东对讲稿进行了精心的整理,一年后,他方才把改好的稿子送给了《解放日报》,报纸排版后,毛泽东在清样上删去了562个字,同时又加上了562个字,一字不多,一字不少。

  这就是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此时此刻,重读《讲话》,也就仿佛亲耳聆听“裤腿上打着显眼的补丁,上身薄薄的灰布棉袄的肘弯处露出棉絮”的毛泽东,站在中国的大地和旷野之中、站在历史的深处向我们演讲。

  首先必须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真正有出息的文艺家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这就要求文艺家要有大觉悟,以及以艺术求道的大追求

  《讲话》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在当时,这也就是倡导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占中国绝大多数的普通劳苦大众服务。

  什么是“人民”和“人民大众”?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这是《讲话》通篇贯穿着的灵魂和“大道”,也是我们聆听和读解《讲话》的根本前提。

  《讲话》发表的地点是延安,而深入了解《讲话》,我们也应该从延安说起。

  经历了盛唐气象、经历了范仲淹的万千感慨,宝塔山上“俯瞰红尘”的牌匾,在1935年迎来了经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中国工农红军到陕北。嘉岭古塔,从此就成为中国革命圣地的象征与标志,共产党人就是在这里集合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智慧,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创造了开天辟地的事业。

  因此,对什么是“人民”的理解,首先就不能离开革命圣地这个特定的历史场景——因为也就是在这里,毛泽东说过那句令我们永不能忘怀的话:“人民是我们的活菩萨,共产党人应该像念佛一样时刻念着人民,把人民的疾苦捧在心上”。1948年东渡黄河离开陕北,毛主席在川口慨然长叹:“陕北人民真金子。”

  实际上,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情怀,我们才能真正读得懂《讲话》和《讲话》中的句子:

  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我们必须注意到,《讲话》并不是一个宣讲文艺政策的讲稿,因为它是在与几乎所有的延安文艺界人士进行了长期、广泛的讨论后,才最终形成的思想文献。

  毛泽东在会上作“引言”指出:会议的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文艺要很好地“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