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
基于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际博物馆协会提出这一主题。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发展、新模式、新方案,是全球博物馆普遍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具体到中国,在后疫情时代,公众需要怎样的博物馆?
科技创新引领博物馆的未来
在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看来,疫情催生了博物馆线上需求和服务。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开放,云展览、云直播服务急剧增加,博物馆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融合加快。
“云游敦煌”小程序推出了“点亮莫高窟”功能——敦煌文献中描述的莫高窟岁时燃灯“一川星悬”的盛大恢弘场面,首次在线上得以重现。此前,这个小程序还推出过五集敦煌动画剧,“云彩丝巾”等互动项目。该小程序上线一年间,以不断刷新的科技感,成为数字文博标杆样本,迄今访问量近3000万人次。
“云游敦煌”小程序中的“点亮莫高窟” 应妮 摄
全新版本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上线,全部186万余件/套院藏文物目录实现了实时检索;“故宫名画记”绘画鉴赏栏目推荐的第一幅画即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在线将图片一点点放大,牛腿上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牛头部与口鼻处的根根细毛,甚至纸张上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满足了观众无缘得见真品的遗憾。
故宫邮票展览现场 盛佳鹏 摄
《唐宫夜宴》中让人一眼千年的“唐宫小姐姐”,运用了5G、AR(增强现实)等最新技术,在二次创作、数字合成、融媒体传播等手段的创新下,以虚拟场景与真人演绎的有机交融将歌舞融入博物馆场景,让文物鲜活可感。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国宝也和唐俑一起“活”起来,“火”起来。
2020年2月,中国八大博物馆集体在网络平台直播间开放“云春游”,一天之内近1000万人涌入,相当于接待了法国卢浮宫近一年的客流量。布达拉宫进行了1388年历史上首次直播,51分钟时间里有92万网友“云游”布达拉宫。
而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世界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也都纷纷通过“云观展”等形式,探究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未来。
人文关怀为博物馆的未来立本
到博物馆去,正成为中国社会的新风尚,但是去博物馆一定不止是看展览。
在当代,博物馆被赋予更多社会文化价值,有的观众来追古是为了抚今,有的观众是为了放松休闲之余有所得,还有的观众则将其视为终身教育、亲子教育的场所。因此,博物馆的人文关怀精神,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应当是其根本。
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博物馆行业更加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征集抗疫物证,对集体记忆进行保存与阐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与平等,把目光更多投向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积极推出青少年教育项目,依托适合老龄化社会服务,现实的关切和人文的关怀更加明显。
“万年永宝”展览现场 蒋启明 摄
另一方面,经历疫情之后,民众更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认识到生活有时也要有慢下来的时间与心情,来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美好。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走进博物馆。
为因应民众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2020年的中国博物馆举办了不少极具“烟火气”的展览,如开封博物馆的“宋代文物展”以北宋时期经典收藏来还原宋人雅致生活,让观众在流连中感受品味宋代的“美”和“雅”;湖南省博物馆策划的“宋朝人的慢生活镜像”,用香炉、香斗、香薰、香箸等切入宋代文人的日常,极致呈现了宋代审美意境;四川博物院的“食味人间——饮食文化展”从原始烹饪到饮食礼仪,从皇家风范到市井烟火,从宴乐之欢到诗意人生,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