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17日电(记者 陈静)1915年到1921年,是中华儿女的觉醒年代。电视剧《觉醒年代》穿越百年,带如今的年轻人重温一代青年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热血岁月。
复旦大学17日披露,《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该校,与师生深入对话,分享台前幕后,回望百年前光荣岁月,发出新时代的“青春宣言”。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对记者表示,《觉醒年代》这部剧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就是“心有所信“——不仅因为当年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青年“心有所信”,剧组在表演“心有所信”,也是因为主创团队的成员都“心有所信”。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时间轴,描绘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觉醒年代》生动再现了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全过程。老校长错把墨汁当红糖、品尝“真理味道”的故事,成为该剧经典片段之一。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退休教师陈振新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剧中陈独秀饰演者于和伟,在现场就《觉醒年代》拍摄过程及创作体会展开交流。
陈振新回忆了父亲1920年接受由陈独秀移交的《新青年》编辑权的往事,并展示了1921年1月15日陈望道先生寄予胡适先生的一张明信片。
据悉,在41集、42集中,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参与建党、参与工人运动,陈振新才知道自己眼中从中年样貌起始的父亲,青年时期是这个样子。“我其实也没见到过父亲这一面,我看到之后感觉我回到了青年的陈望道先生身边了。”
张力奋称赞张永新导演把晚清到民国的这一段大众印象可能比较模糊的历史呈现出来,“这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唤醒”。张永新说,这部剧是他从艺20多年以来难度最大、分量最重的一部剧。
出品人、总制片人刘国华介绍,为把《觉醒年代》打造成一部精美的党史画卷,剧组三年半以前开始从红楼走向长城,从长城走向了一大会址,再走向红船。《觉醒年代》坚持守正创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尽全力做到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
刘国华介绍,剧组不惜财力物力,共打造340多个大大小小的场景,包括在一万米的大棚里按照1:1.2的比例搭建了北大红楼。“力求真实是我们创作时的基本态度。真实就是细节,我们要力争还原百年前的历史风貌。”
于和伟分享了饰演陈独秀一角的感悟。于和伟表示,自己终于完整认识了当年的陈独秀、李大钊、陈望道先生,感受到了他们的精气神、风骨、责任、担当。“这次创作对我的人生来说,也是受益匪浅”
焦扬说,复旦是一所有情怀的学校。“五四运动”上海第一钟,是邵力子在复旦校园敲响,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发动工人阶级支持北大,走出校门;望道老校长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复旦植入红色基因;复旦是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李登辉校长正是在相辉堂第一次确立复旦精神,那就是“团结、服务、牺牲”,血脉一以贯之。(完)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