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尧长篇小说处女作《民谣》上海首发

  • 我要分享: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 (记者 徐银)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长江学者王尧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民谣》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引发热议。8日,王尧携新书做客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与作家、评论家孙甘露,程永新等嘉宾以及上百名读者一起分享这部打破文体界限,将个人经验文学化、民族记忆个人化的新小说。

  据悉,《民谣》的故事始于1972年5月,少年的成长精神史,村庄的变迁发展史,民族的自我更新史,演绎于记忆中大雨弥漫、麦子发霉的5月,这也是王尧对一代人关于历史、生活、情感、思想和人性的记忆。

  与会嘉宾表示,《民谣》堪称一部极具异质性的小说,它在记忆与虚构中穿梭,带读者重回难以叙说的历史现场。

  布克奖组委会近日公布了入围2021年国际布克奖的短名单,评委称入选作品“正在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缘写作”,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值得关注。作为享有世界盛誉的文学奖项,布克奖今年的评选倾向与《民谣》的写作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对记忆的处理,对家族史的追溯,以及多种文体的混杂等。

  虽则不乏学理支撑与文学实践,但对长篇小说心怀敬意的王尧,一直在苦心寻找自己经营的理想方式。从多年前一句广为人知的小说开头,到如今引发文学圈惊叹的面世成书,王尧用二十年的耐心浇铸,磨砺一剑,终成二十万字的力作。“我把自己的文学理想、文学追求、文学实践都揉进了《民谣》里”,王尧说道。

王尧现场分享。 徐银 摄

王尧现场分享。 徐银 摄

  王尧为《民谣》准备了二十余年,他坦承“这几乎是一次马拉松式的写作”。直到去年有一天,他突然再起久违的写作冲动,觉得应该下决心放下其他写作,完成自己的那幢“烂尾楼”:“庚子年来了,我体验到了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和许多朋友一样,这段时间的‘精神史’可能是我们重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他在疫情固守的几个月时间里,集中精力创作完成了作品。“复活昨天的文字,也许是为了今天的再生”,王尧感言道。

  在“水乡迢迢,且歌民谣”的悠扬余韵中,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试图重寻民谣习得的年代,那是记忆的原点。“‘民谣’是关于乡村历史的一种旋律,一种声音”,王尧如此解释为何将这部长篇处女作取名为《民谣》。

  王尧把多年的苦思冥想,酝酿成了小说开头的第一句话:“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就像电影《阿甘正传》片头那片随风飘起的羽毛,带读者走进了主人公柔软的回忆里,也奠定了整个小说似水如诗的叙述基调。

  《民谣》在写法上突破了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文体结构上主要分为主体四卷和杂篇、外篇,借鉴《庄子》内篇、杂篇、外篇的篇目,构成了奇妙又意味深长的结构,赋予文本更高的延展特性与阐释空间。叙述技巧上,少年到中年的多重视角切割,学生到知识分子的多种身份转换,建构文本到解构文本的多维叙述尝试,以具体而微的个人成长史呈现宏阔酷烈的时代命运,重新探索与历史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小说以小搏大的磅礴野心。

  据了解,除了近期率先问世的长篇小说《民谣》,后续王尧作品还将有系列出版的计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