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活动,4月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史”高层研讨会暨国家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会场全景。来源: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出版工作在百年党史中始终发挥着传播真理、坚定信仰、教化育人的功能,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史以及当代中国出版图书出版史,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史研究的理论视野,为新时代新闻出版实践提供了有益指引。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新闻出版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出版事业的摇篮,在党的领导下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教育新闻教育研究机构——新闻系和新中国第一家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新闻出版研究方面始终发挥高校主力军的作用。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表示,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出版工作,出版也在党的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传递文明,我们需要站在知识和文明的高度来看待出版,自觉发挥出版宣传真理、陈述事实的功能,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文化事业推进。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用“怎么高度评价也不为过”概括了出版工作在中华文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从出版的延伸环节“阅读”的角度强调了出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重要作用,列举了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新民学会、觉悟社以及建党后各级组织成立的读书小组等实例。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郝振省表示,出版与马克思中国化是“如影随形,水乳交融”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作为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研究的主线。出版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行为,从横向来看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从纵向来看肩负文明传承的使命,出版功能的发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历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围绕“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重大项目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他强调,图书出版史研究要不断挖掘历史史实和原始资料,奠定学科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系统、创新的观点,赋予研究持久的生命力,出版历史阶段的划分也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此外,图书出版研究还应还原当代重要的出版人物,描绘丰富多彩的出版人生,并展开广泛的国际比较,集成跨界的研究方法,确保一流的研究质量。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从不忘红色历史、深刻认识出版工作,发掘红色出版史、更好地传承出版业,用好红色出版史、切实推动出版业务三个方面,高度强调了红色出版史在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中的地位。
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结合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历史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并表示需要格外重视历史阶段的划分和代表性出版物及作者的选取,为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出版史”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表示,党的领导人始终重视出版工作,很多早期领导人都亲自参与编辑、发行、印刷等出版活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党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王关义将出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相结合,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出版活动、新中国的出版事业、新时代的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国特色出版学科建设等角度阐述了出版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表达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此次研讨会和“当代中国图书出版史”重大项目的重视,并表示将在人才资源、技术基础、史料整理等方面予以课题组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