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章之美 承千载风华(假日观察)
4月14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华服日”将在澳门举行。“中国华服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同倡导设立,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主活动,并在各地举行特色活动,至今已在西安、南京、开封等地成功举办。
3月13日至5月5日,苏州花朝汉服节在中国花卉植物园举行;5月3日至5日,第一届“汉服博览会”将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举行……近年来,与传统服饰相关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年轻人穿着传统服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区别于以往的单纯保护和记录,年轻人不再让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书斋中、尘封在展柜里,而是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当下更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从“唐装热”到“汉服热”,传统服饰为何屡现热潮?以“汉服热”为契机,让我们一窥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体系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上下五千年,积淀了丰厚的服饰文化。“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等。
根据汉服体系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衣裳制、衣裤制、深衣制、通裁制四个类别。
衣裳制是汉服体系中男子的最高礼服基本形制,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确立,周朝纳入礼制范畴。随着衣裳制的款式日益丰富,又演化出衣裙制,常常用于男女常服和女子盛装。
衣裤制是汉服体系中最早发明的服饰之一,分为内裤(古称“裈”)、外裤(古称“袴”“绔”)、套裤(古称“胫衣”)三种类别。
深衣制又称分裁连属制,始于先秦,典型特征是将独立剪裁的上衣下裳缝合,形成合二为一,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后世演化出曲裾、袿衣、腰襦、襕袍等。
通裁制一般认为是隋唐时期由北方民族文化交流而引入,经历“汉化”后成为汉服体系组成部分。典型特征是上下一体,腰间没有界线,穿到身上起到接近覆盖全身的效果。
我们如今常说的汉服,通常是指现代汉服,指21世纪出现并流行、继承历史上传统服饰文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具有汉民族文化风格的服饰体系。
精益求精的服饰制作工艺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读dān)衣,素纱丝缕极细,重量还不到一两,“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丝织品衣服之一,代表了汉初相关工艺的最高水平。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逐渐丰富,汉服平裁对折的剪裁制作方式,与西式服装有很大差别。主要分为:领、衽、襟、裾、袖、袂、袪、襕、衩、掩衩、带、礼服部件及配饰等部分。
领:与现代服饰中衣领概念相似,通常是将布帛剪裁成条状或弧状与领窝衣襟缝合,常见的为交领、圆领、直领等形态。
衽:指上衣前衣片领口近中缝斜线向前伸延部分,用于开合衣服的功能性部件总称。
襟:指前衣片胸口部位,用于开合衣服的功能性部件总称。古代与衽的含义相同。现代汉服中有细微区别,即胸前闭合的专指襟,而左右相交闭合的斜线伸延部分为衽。
裾:指衣服下摆的最底端。
袖:覆盖上肢的部件总称。古时“袖”由“袂”和“袪”两部分组成,“袂”指袖身,是覆盖上肢的部件总称;“袪”指袖口。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变为有“袂”而无“袪”的形态。
襕:本意指长衣在腰间、膝下拼接一幅横布裁片,也被认为是对深衣制的恪守而加上。
衩:指在衣身两侧开口不缝合,主要功能是增加活动量。
掩衩:指袍服类衣身两侧开衩位置加接的裁片部件(旧称摆),起遮蔽作用。
带:是指用于固定衣服的条状部件,有宽窄、长短之分。
礼服部件及配饰:礼服部件是挂在腰间的礼服组成部件,常见有蔽膝和后绶两种;配饰通常搭配礼服盛装使用,常见的有玉佩、钩带、荷包、香囊等。
汉服之美,图案元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服饰图案不仅是简单的汉族传统图案,更是中国典型意念化艺术世界。图案的纹案题材广泛,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字符、几何、自然和团窠(又称“团花”)六大类,各种题材可以兼而有之,或繁或简,可有多种图案组合应用在不同部位,并且通过“织、绣、绘、缬、贴”传统工艺,将纹样图案印制在织物、衣裳、佩饰上,形成立体有序、寓意吉祥的图案。
博采众长的服饰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