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 我要分享:

  去国博,看古人的“时装秀”

  本报记者 邹雅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03月02日 第 08 版)

  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个展览十分火热,吸引了许多观众排队参观。不少年轻人特意穿着汉服前往看展,成为博物馆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个备受欢迎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以沈从文、孙机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以文物、图片、复原人像、多媒体设施等丰富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主要服饰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带领观众深入领略中华服饰之美,感受中华文明之璀璨。

  古人穿搭 一目了然

  衣食住行是生活的基本,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衣。衣服既能“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又有“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的文化功能。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数千年来中华服饰的发展变化,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生活画卷。

  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服饰通史类展览,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古代服饰的审美取向、穿着场景以及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92岁的国博终身研究馆员孙机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亲自来到展厅为记者导览。孙机说,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古代人物,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服饰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电视剧里,不同人物的服装相差上千年,比如张三穿的是先秦的衣服,李四穿的是明代的衣服,给观众的感觉非常混乱。但我们不能要求这些影视剧的创作者去研究服装史,这是很复杂的。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把古代服饰的基本轮廓展示给大家,也能对这些创作者起到一些帮助。”

  孙机介绍,与以往大多数服饰展不同,国博这个展览力图展现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以前的一些展览,展品确实很宝贵,是古墓里出土的衣服、首饰。但光是一件宽大的古人衣服平铺在那里,观众也不知道怎么穿,不知道穿起来会是什么样。我们希望展出的形象是容易理解的,让观众看了就明白,这些服饰穿戴在古人身上,整体是什么效果。”

  此次展出文物近130件(套),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并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除了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着装复原人像。

  展厅里,这些栩栩如生的复原人像仿佛从历史中走来,为观众上演一场跨越千年的“时装秀”。古代服饰史、传统工艺美术学者陈诗宇介绍,为了真实再现古代服饰人像,团队经过详尽考证,设计出一套套细致的方案,从外衣、内衣、鞋履、冠带到配饰、妆容、发型,乃至使用何种面料和纹样,都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佩玉戴冠 大有讲究

  服饰代表民族文化、社会地位、身份职业等,还体现了时代的审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个展览不仅要告诉大家古人是怎么穿的,还要回答为什么这么穿的问题。”孙机说。

  河南洛阳出土的战国时期组玉佩,展示了古人佩玉的习俗。《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当时人们的典型服饰是上衣下裳,腰前系巿(音“福”),玉佩为垂在巿上的饰物。成组的玉佩是贵族身份的体现,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身份较低者,配饰就简单而短小。孙机说,系玉佩的作用是“节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玉佩碰撞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身份高的人迈步小,走路慢,显得格外气派。按照《礼记》中的记载:君行接武,大夫继武,士中武。接武为“二足相蹑,每蹈于半”,继武“谓两足迹相接继也”,中武则是“足间容一足之地”。展厅里将接武、继武和中武的步伐间距投影在地面,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古代贵族走路时一步有多宽。

  “冠是服饰礼仪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古代的冠和现代的帽子不同,它起初只是加在发髻上的罩,侧面是镂空的,不盖住整个头顶。”在一尊东汉文官复原人像前,孙机介绍了当时男性头戴的冠和帻。“帻,原本是士以下阶层、不够资格戴冠的人才会戴的。到了汉代王莽篡位之后,冠下加帻才流行起来。据史书说,王莽秃头,没法梳发髻,冠无可依靠,于是他就先戴帻、再戴冠。这就形成了进贤冠,从汉代到唐宋,一直是文职人员重要的头戴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