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转身 从故宫“看门人”化身世界遗产“推广人”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我是单霁翔,更喜欢朋友们叫我‘老单’。原来我是故宫的看门人,现在我是世界遗产的推广人。”

  这是综艺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所有花絮的开头。

  从故宫“看门人”转身,单霁翔化身“导览人”,组“布鞋男团”共同探访中国的12处世界遗产地。“布鞋男团”的成员除了单霁翔,还有演员黄觉、歌手马伯骞以及德云社相声演员阎鹤祥。这个从“60后”到“90后”的组合,嘉宾间的代际差异呈现出观察世界遗产的多个视角。

单霁翔(左)向马伯骞(中)、黄觉(右)赠送布鞋。节目组供图

单霁翔(左)向马伯骞(中)、黄觉(右)赠送布鞋。节目组供图

  日前,单霁翔接受记者专访谈一谈他的转身。

  为什么选择做这档节目?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5处,但很多项目仍是处于“深闺世不识”的状态。“我有一个愿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遗产。”单霁翔说。

  这是单霁翔从故宫博物院退休后加盟的首档综艺。谈及加盟原因,他表示,想通过节目吸引更多受众对于遗产地的关注,让大家对遗产地有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体会中华文化之美,感悟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向年轻人推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大家都来了解世界遗产,热爱世界遗产,一起把世界遗产传承下去。“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的生活,对每个人都会很有意义。”

  “我写书,如果销量有四万册,就算是畅销了;我每年做近百场讲座,大概现场听众有十几万人;但是我参与综艺,比如《国家宝藏》在各个网络平台动辄千万点击量,而且还都是年轻人”,他向记者直言,正是这样强大的推广效率,让他决心投身做这样一档介绍世界遗产的综艺。

单霁翔(中)和韩雪(左)、黄觉(右)正在打磨玉器。节目组供图

单霁翔(中)和韩雪(左)、黄觉(右)正在打磨玉器。节目组供图

  事实上,并不是没有犹豫过,亲朋好友劝过他不用这么亲力亲为,“他们跟我说,你都退休了,享清福不好吗?还有说得更直白的,让我珍惜羽毛,综艺这种节目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但这些话,最终都没有把“实干派”的单霁翔劝住。

  “难不难?”“太难了!”

  在单霁翔的预想中,走到一处遗产就介绍一处的申遗过程、保护过程、现今状况,似乎也不难。直到真正把节目做起来,他感受到了“难”。

  第一重难,是节目形式的创新。

  此前他参与的《国家宝藏》是一档室内综艺,这一次全程在室外,跟在演播室的形式完全不同,这是需要探索的。

单霁翔(右二)带领韩雪(左一)、黄觉(左二)和马伯骞(右一)查看地图寻找良渚的水坝遗址。节目组供图

单霁翔(右二)带领韩雪(左一)、黄觉(左二)和马伯骞(右一)查看地图寻找良渚的水坝遗址。节目组供图

  第二重难,是综艺感的把握。

  “作为节目成员,我不是演员也不会表演,不用剧本也不会去背一些东西,我只是本真的反应,都是临场把我积累的东西往外掏。”“一个老年人,是不是真能把自己年轻一面展示出来,是不是也能够说一些生活中的话而不是台词,这对我也是个挑战。”

  不能把节目做成一个说教式的纪录片、教学片,希望观众在轻松氛围中获取知识,那么何为综艺的元素?单霁翔觉得,可能就是让观众能够开心、愿意看下去,不会关电视机或关掉网页。这个度的把握,于他而言,也是仍在探索中。

  事实上,记者在看过第一期的样片中,发现这位常自称“33公岁”的66岁老人竟然自带综艺感。他会和良渚遗址的清洁工阿姨搭讪,“你猜我多大?”被猜70岁时满脸不乐意的被伤害感觉,和嘉宾一起打磨玉器过程中“耍滑头”争第一,各种玩笑都拿得起放得下。同时,从良渚城的宏伟规划到良渚古城遗址考古过程中的困难艰辛,他也都如数家珍,宛如一本文化百科全书,凭借在历史和考古领域的研究和资历,成为“布鞋男团”的“定海神针”。

  第三重难,则是广告的植入。

  “这一点完全始料未及”,他坦言。如何去找到冠名商赞助,如何植入广告不会让观众出戏,也都是在不断探索和体会的。

  为什么选择良渚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