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常有人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体会,尤其是书中的刘姥姥,年轻时,只觉得一股市侩气扑面而来;人过中年,读到的却是她的无奈和善良。
最近,有关《红楼梦》人物的话题刷屏。对刘姥姥,学者刘晓蕾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不太爱面子,也善于自嘲,但情商超高,愿意放低身段。其知恩图报,颇有豫让之风范。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小人物的尊严与无奈
刘姥姥是一个鲜活、有温度的人。她一出场的身份设定,是荣国府一位不着边的穷亲戚,跑去打秋风。
她的生活很清苦,寡居多年,只能靠着两亩薄田艰难度日。后来,女婿狗儿接她过来照看孩子,但家里实在太穷,还得继续为一家人的生活操心。
秋尽冬初的时候,女婿为了生计发愁。刘姥姥考虑得周全,自告奋勇带着孙子去求告嫁给贾政的王夫人,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王夫人没见她,只叫王熙凤负责接待。
刚见着王熙凤,年迈的刘姥姥便在地上拜了数拜,忙着问安。王熙凤倒也不算小气,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还有一吊钱的“打的费”,叫她雇车。
刘姥姥千恩万谢,满口奉承,“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连陪同的周瑞家的也有点看不过去,只管使眼色。
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表现得既没尊严,又显得特别没见过世面:年纪那么大,却主动向后辈点头哈腰,一副谄媚的样子。
但在夹缝中求生存,几乎是每个成年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他们的无奈。
能感知别人的好意,知恩图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红楼梦》里出现过的一副对联,从刘姥姥之后的表现来看,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一进荣国府后,刘姥姥算是跟贾府攀上了关系,二进荣国府则是来报恩的,带着许多特意挑出的新鲜瓜果,“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
虽然穷,但受人之恩,也要尽力回报。
这次报恩,也为她带来了好运。在贾府,众星捧月一般的贾母无意中听见了刘姥姥的名字,“正想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
两人见面后,气氛相当融洽。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坐在一起聊天。刘姥姥也很会察言观色,专门捡着那些贵族太太、小姐爱听的故事说,很受她们的欢迎。
刘姥姥察觉了对方的友好和善意,所以在游览大观园时,不介意为她们取乐而扮丑;也会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恶作剧,逗大家开心,宴席上喊了一句“食量大如牛”,结果全体笑场。
这场小小的宴会散场后,凤姐特意安抚刘姥姥“别多心”,鸳鸯则是道歉,“姥姥别恼。”
图片来源:87版《红楼梦》视频截图
刘姥姥心里将事情看得很通透,只笑着回应:“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她理解深宅大院里生活的乏味无趣,感念之前二十两银子的馈赠,也愿意陪着贾府女眷们玩笑一场。这种大度,后来让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凤姐和鸳鸯的尊重。
刘姥姥告辞的时候,平儿、鸳鸯等人都送了东西,多多少少认可了这位“穷亲戚”。王夫人特意给了一百两银子,“拿去或者作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在尴尬和无奈中,能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角色,也懂得人情世故,最终受到众人的欢迎,对刘姥姥来说,这实际等于是皆大欢喜的场面。
能放下一些无谓的面子,懂得忍耐,这本身就不容易做到。
雪中送炭,释放最大的善意
刘姥姥另外一个过人之处,就是心存慈悲,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释放善意。
对贵族家庭,她并没有秉持一种刻板印象,反而充满理解,所有的回报和善意,都是十分真诚的,这在贾家败落后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