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迅速发展 已成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

  • 我要分享:

  网络文学何以进了文学研究“国家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日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在京成立,标志着网络文学学科建设迈出一大步。

  “适逢其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称赞,“以前大部分网络文学研究是个人化的,不成系统,不成建制。而研究室的成立,意味着网络文学研究进入了国家学术机构的视野,相信今后会有很多新气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在编制该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时,专门提到要担当起推动网络文学学科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促成跨学科跨项目联动等任务,继往开来、守正创新。

  “网络文学研究室的成立,符合当下文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网络文学学科建设史上的一个大事件,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感慨,研究室将推出一批优秀成果,努力成为国家层面在网络文学发展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学术参考,助推网络文学繁荣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

  听到网络文学研究室成立,安徽大学教授周志雄为之一振。十几年前,他刚研究网络文学时,有人讥笑他“不务正业”。后来,随着网络文学不断壮大,人们也改变了看法。“现在很多人跟我说,你选择了一个好方向。”周志雄说。

  20多年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存在。有评论认为网络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的第二次起航”“跨世纪的大转折”“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253万,占网民整体的53.2%;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2527万,占手机网民的51.4%。

  “实践证明,网络文学在传统的当代文学体制之外锻造了另一种类型的主流文学,不但在中国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精神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还超越了研究界惯常所理解的‘文学’范畴,深入到当代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成为一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学现象。”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说。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网络文学评论研究也得到切实重视,评论队伍继续壮大,研究阵地持续扩充。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等也将重点课题给予网络文学研究项目。

  “在我看来,网络文学研究是需要单独成立学科的。即使不单列,也应该是当代文学学科中的主体内容。”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邵燕君告诉记者,北京大学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中心这个虚体机构,虽然可以授课招生,但不是一个单独的教研室,在学科建制等方面较难有大的突破。

  网络作家齐橙也深有感触:“网络文学很早就进入了学术场,很多高校也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机构,但是网络文学研究整体偏弱,甚至在不少人眼里,网络文学研究仍然是另类,这显然跟网络文学的发展实际不匹配。它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研究机构去带动和引领。”

  发展网络文学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到“网络作家”,“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并要求“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发布,专门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发展网络文学已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指出,在自媒体发达、网络舆情复杂的新形势下,网络文学不仅是一个“网络”抑或“文学”问题,更关系我们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建设,关系国家文化战略、网络话语权和新媒体阵地管理,关系大众文化消费、国民阅读和青少年成长,甚至关系文化软实力打造和国家形象传播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当今时代的文学风尚、文化引领和价值导向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