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召旭:古典音乐高冷?其实没有那么难懂

  • 我要分享:

段召旭:古典音乐高冷?其实没有那么难懂

青睐·云课堂

  在很多人看来,古典音乐是高深而晦涩的。隔着乐理知识、欧洲历史、音乐会礼仪等一座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人们总觉得自己被“高冷”的古典音乐世界拒之门外,就连远距离的观赏似乎都困难重重。

  目前的古典音乐科普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科普者们总是将古典音乐崇高化、专业化、复杂化,让古典音乐给大众留下了“很难听、很枯燥、很无聊”的可怕印象,让普通人想亲近而不得。

  面对这种状况,古典音乐家段召旭老师反复强调的却是,古典音乐并不“高冷”,古典音乐有着自己的温度,每一个音符都怀着炽热而真挚的情感在跳动。古典音乐大师们也不都是传说中的贫穷、早逝、孤独,他们充满个性,是一个个有趣的灵魂……

  日前,段召旭老师做客北京青年报的“青睐·云课堂”,为会员讲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古典音乐课,讲座预告甫一发出便大受欢迎,名额迅速报满。段召旭老师也不负其“最会讲段子的古典钢琴家”的美誉,没有生僻用语,没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却让人们对古典音乐有了初步印象,更对古典音乐生出浓厚的兴趣。而通过对比播放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对相同主题的描述,会员们也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特点迅速掌握。

  一堂课下来,大家感叹时间过得好快,收获满满,而对于“青睐会员”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力,段召旭老师也大加赞赏,“估计这里面有很多发烧友吧,非常专业。”

  听古典乐像买药,听流行乐像买饮料,实际上并非如此

  段召旭是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是古典音乐权威杂志《爱乐》力荐讲师,历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及文化部钢琴考级评委。从2017年开始,段召旭在“三联中读”开设专栏“古典音乐说明书”,从音乐巨匠对谈,到经典曲目精讲,彻底打破封闭的古典音乐精英圈,让古典音乐变得接地气。作为“三联中读”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古典音乐课超20000读者订阅,返听率高达300%。听众表示经常“听着听着就笑了”,段老师也被称为“最会讲段子的古典钢琴家”。

  而对于这个称呼,段老师笑说自己在讲课时并非故意讲段子:“什么都不能刻意,生活中我喜欢轻松一些,对古典音乐研究深了,会觉得这些音乐家很有意思,他们并非是大家想象中刻板的样子,还会有很有趣可爱甚至可笑的时候,我讲的一切段子都基于真实的故事。”

  人们为何认为古典音乐“高冷”,会让人望而却步?段老师认为因为人们对古典乐存有很多误区。人们听流行音乐通常是为了娱乐、享受、放松,而听古典音乐,则通常带着学习,受教育的目的。“有人认为,听流行乐就像买饮料,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买,而听古典乐像买药,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在专家的指导下才能欣赏古典乐,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段老师强调,古典音乐的功能绝对不是板着脸教育人,那些著名的古典音乐家是人不是“神”,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对同行毒舌、对竞争对手冷嘲热讽,并非完人,“以往对古典音乐家的‘造神运动’,对于古典音乐的普及其实是十分不利的。这种做法导致人们在聆听古典音乐时,完全没有听流行歌曲那种仿佛邻家男孩女孩在对自己诉说的亲和感,而是在聆听天神圣谕般的教诲,从而使很多人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

  段召旭老师表示,古典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除了好听之外,还向我们传达着各种微妙细腻、复杂丰富、难以言传的情绪与情感。欣赏古典音乐,我们需要的不是“专家”的指导,而是“知音”的陪伴;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情感”的体验。

  情感不会过时,古典音乐也没有过时这一说

  对于古典音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它“过时”了。段老师很严厉地否定了这种说法:“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需要时间的积淀,音乐文化也如此,音乐是否过时,主要看他所表达的情绪情感是否过时,同样的道理,有人说古典乐大部分是外国音乐,所以我们不用听。那么要不要听呢?要看它表达的情感是我们也有的、我们也需要的吗?是的话,就没有过时之说,也没有地域之分。”

  段老师的新作《有趣的灵魂:段召旭对话古典音乐大师》最近由天喜文化出版,书中设想33位古典音乐大师接受了段召旭一段时间的访谈,访谈对象不仅有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巴赫等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还有勋伯格、梅西安、萨蒂、巴托克等大众不太熟悉的音乐家。段老师说:“虽然他们的生活年代和我们相差两三百年,但是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我们今天没区别,我写这本书时很感慨,发现很多我以为今天才有的事情、感触,他们早就有了,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这些问题,在他们的时代,他们就已经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了。看看他们怎么说,就能明白很多事。他们的作品,没有过时这一说。”

  流行音乐为什么听着很“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