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文化”!15元一只的莫高窟雪糕成爆款

  • 我要分享:

  “吃的是文化”,15元一只的莫高窟雪糕成爆款

  传统遇见流行,国宝“活”起来

  “十一”期间,随着旅游热中高涨的“西北风”,敦煌热越发猛烈,15元一只的莫高窟特供雪糕也成了最火拍照道具,一天能卖1000多只。在当地采访期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被各色游客“席卷”这款雪糕的阵势惊呆了。

  莫高窟特供雪糕为什么会火?用一句简单的话说“跟文化有关”。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这些西北城市再次进入国家战略视野,敦煌文创则成为继故宫文创之后又一个热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近日前往敦煌,亲身感受文创产业被激活后爆发的创造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敦煌文创被激活

  新国货成主要推动力

  长假期间莫高窟迎来今年疫情后的最热旅游季。在景区,雪糕成为最火道具,一只15元,造型分别有九层楼、月牙泉、莫高窟。不少游客表示虽然价格略贵,但它以造型取胜,还有人笑称,“自己吃的是文化而不是雪糕。”

  在莫高窟里的“莫高文创”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看到,敦煌文创品类包括面膜、丝巾、茶具、雨伞等,涵盖多个消费领域。

  2017年,故宫文创的营业额达到15亿元。这一年,敦煌研究院全年文创产品销售额也达到了1708.3万元。敦煌文创产业被激活,正在崛起的新国货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

  通过品牌授权,敦煌研究院先后与小米手机、美的空调、御泥坊、腾讯等进行过跨界合作。从巴黎时装周上的敦煌时装、丝巾、流量明星王一博的滑板到敦煌定制版雪糕……这些话题一次又一次带着敦煌上热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敦煌研究院官网看到,最早进入敦煌石窟“现代供养人体系”的品牌,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网易,网易的多款游戏中植入了敦煌文化元素。

  2019年,良品铺子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合作,捐赠了首笔公益慈善款,今年这笔捐赠用于对敦煌风沙环境治理上。就在同一年,良品铺子和敦煌研究院签约为期3年的敦煌IP使用权,并且请包装设计界大咖潘虎操刀,将2019年中秋月饼包装设计植入敦煌元素。

  据悉,今年敦煌IP授权使用费已经较去年大涨。中国的大众消费品牌舍得“花闲钱”请大牌设计师做产品包装设计,并且通过自主创新与原创设计,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中积累的素材,这无疑是市场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今年,潘虎团队为良品铺子设计的一款敦煌IP文创月饼,其中一款音乐盒造型,盒盖扭动后可播放音乐,盒子上的敦煌飞天随着音乐回旋起舞,诱惑消费者在吃月饼时拍照分享。

  大制作走“穿越”风

  让年轻观众泪流满面

  在去往莫高窟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大片蓝色晶体熠熠闪光,宛若戈壁中的一滴水,这就是投资6亿元的大制作《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如今,这个造型奇特的建筑已成为敦煌地标之一。

  “3分钟,你的脚步就将被我控制;10分钟,你的情感将被我控制;15分钟,你的灵魂将被我控制……”这是《又见敦煌》总导演王潮歌曾经放下的狠话。9月27日,王潮歌发微博称,“《又见敦煌》已经演出2300多场,百万人观看了演出,我很自豪。”

  行50步,穿越百年;再行百步,穿越千年……在观影现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随着人流穿越不同建筑空间,每个空间都和一个历史场景连接,再辅以特别的声光电特效,让人沉浸在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感觉中。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上,将《又见敦煌》称为甘肃又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推出享誉全球的歌舞剧《丝路花雨》。40年后,这部耗资6亿元的文创产品在面对全新的观众时,摸准流行文化脉搏,采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

  这个流行文化就是由网络文学创造出来的热词——穿越。中商产业研究院信息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将达到4.4亿,2019年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达201.7亿元,穿越类小说作为其中重要类型,让读者有代入感,以现代人思维去结构历史,获得新奇的阅读体验。《又见敦煌》就借用穿越的手法,把观众代入到历史场景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花298元一张票价看这场演出的,很多是年轻人。当黄绮珊和权振东唱的主题曲《千年一瞬间》响起时,很多年轻观众都流泪了。

  能让年轻观众看得泪流满面,这样的文创产品还能不成功吗?

  敦煌文化充满烟火气

  为文创带来无尽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