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猎人”邢立达:收获琥珀、论文和争议

  • 我要分享:

  邢立达:收获琥珀、论文和争议

  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0.8.17总第960期《中国新闻周刊》

  冷僻的古生物学界,杀出了热门的古生物学家邢立达

 

  2018年,一篇自媒体文章有这样一段话广为流传:能在SCI上发近百篇论文,连很多搞了五六十年的老教授都做不到……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16年中国大陆学校排名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升至12位……后来大家一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邢立达博士当年毕业并留校。邢立达就职的中国地质大学官方微博转发了这篇文章。此后,在众多有关邢立达的说法中,一个著名的“梗”便是“一己之力”——以一己之力提高了地大排名。

  早在1998年,读高中的邢立达就创建了中国大陆的第一个恐龙网站,到现在,他已翻译并出版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每年多达数十场的科普讲座与日常社交媒体上数不清的相关科普信息,让他成为大众心中的“恐龙达人”“恐龙猎人”。

  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嘤嘤怪”邢立达,作为一位网红科学家,他的学术故事与成就,被简化成一些段子或标签,除了有名的“一己之力”,还有“卖房子搞科研”“在琥珀中发现了一个史前动物园”“运气很好的‘人形锦鲤’邢博士”等等。

  “他对恐龙科普是有贡献的,推动了大众了解古生物学。”一位古生物学家说,然而,7月22日,他作为第一作者的一篇文章在《自然》发表后4个月被撤稿,让他作为学者的身份被重新探讨和审视。

  一篇顶刊论文

  

  何以成为“众矢之的”

  2020年3月12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来自缅甸白垩纪时期蜂鸟大小的恐龙》的封面文章,第一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文章报道了琥珀中包裹的一件不到2厘米的头骨,作者们将头骨鉴定为鸟类,而且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命名为“眼齿鸟”。在古生物学界,眼齿鸟不仅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也是“史上最小的恐龙”。以此为爆点,论文旋即引发大量主流媒体的报道。

  但第二天,事情便出现了反转,一篇由6位脊椎动物研究人员撰写的文章刊登在科学新媒体公号“返朴”上,标题为《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龙”,也许是史上最大乌龙》。文章一共列举了10处疑点。根据对这个标本中眼齿鸟牙齿偏多和体型极小、没有鸟类的羽毛等特征的质疑,研究者们认为这个标本更有可能是蜥蜴。

  3月19日凌晨,这篇质疑以学术评议文章的形式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题目为《眼齿鸟是一只鸟甚至是主龙吗?》所谓主龙,是现代鸟类及鳄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裔,包括已经灭亡的非鸟恐龙与翼龙;与之相对的概念是鳞龙,这一类型包括蜥蜴、蛇、蚯蚓等。

  参与质疑的学者之一、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后王维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恐龙和蜥蜴的头骨形态有天壤之别,不需要古生物学家,只需要上过普通动物学课程的本科生都可分辨。在这件琥珀的研究中,恐龙专家把蜥蜴当成恐龙,实在是匪夷所思。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徐星是业界的学术明星。在《中国科学报》的一篇报道里,徐星对此事评价说,研究人员找到化石首先会有一个基本预判,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认为可能是鸟类,这并没有错。但“关键是,作者的预设太强……作者甚至从来没有试图想要先去严格地证明这就是鸟类,也没有在蜥蜴的可能性方面做进一步探讨”。据前述报道,该机构所长邓涛指出,由于化石标本的唯一性,常常会寻找一些合作者,而标本的获得者也许未必具有足够的学术水平,学术判断能力不足,就会出现失误。

  7月22日晚,这篇引发争议的论文正式撤稿。但多位学者对作者团队在撤稿中的表现有诸多不满。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团队没有直接承认他们的错误之处,而是多次强调新标本的研究发现纠正了这种不准确。撤稿声明写道,尽管眼齿鸟的描述仍然是准确的,但是,作者团队发现的同一产地的保存更完整的一件新标本有了研究进展,这让团队意识到,“眼齿鸟”标本很有可能也属于鳞龙类,而不同于最初的结论。

  但实际上,早在2020年1月22日,即论文确定被《自然》接收后,该研究团队就看到了声明里提到的新标本,且在3月12日论文发表前后已经获得了新标本重要的CT扫描数据,更支持琥珀里是蜥蜴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