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轶伦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回望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战时起到的作用,和在艰难时局中凝聚起的行业作风与市民精神,不仅能让人们从更丰富的层面了解上海的发展轨迹,也对上海今时今日拥有的城市鲜明品格,作出更多维度的解读。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上海深受华北局势影响。旋即,“八一三”淞沪会战打响。上海,这座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内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从此进入战时状态。
在描述上海的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上海更多体现出旖旎多情浪漫、讲究精致格调的一面。但事实上,上海也留下不少激荡着英雄气概的篇章。“八一三”淞沪抗战,面对日本侵略者,军民团结,万众一心,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至今还留着枪弹的痕迹。
战争对一座繁忙运转中的大都市意味着什么
解放周末:大部分人对抗战的了解,比较多是集中在军事层面,您的研究却是从经济层面回望历史。用另一个角度观察上海,这是一个怎样的上海?
吴景平:近代上海的经济地位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逐步确立起来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经成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内外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与金融中心,也是城市功能齐全、市政建筑设施与公用事业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并已经具有相当的国际性。这些都构成了战时上海经济运作的基础,也是我们今天无论考察战时上海经济的全局还是研究特定领域个案时的基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经济原有的发展轨迹被改变了,在日军炮火袭击下,上海的经济遭到巨大破坏。虽然在孤岛时期,上海有过短暂的畸形发展,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沦陷时期上海的经济濒临全面崩溃,“黄金时代”一去不复。激烈的战事、复杂的时局、民族危机的空前紧迫和经济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各经济行业、企业举步维艰,上海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
上海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常常被描述为一个温馨的城市,甚至具有阴柔的气质,但事实上,上海也留下不少激荡着英雄气概的篇章。这不仅体现在面对侵略者,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的抗战中,也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当我们把抗战时期的上海社会经济,放入整个上海经济演变历程中来观察,可以更好地读懂上海的品格。
解放周末:战争骤然降临,这座繁忙运转中的大都市是否被按下暂停键?
吴景平:从1937年到1945年,其间发生了许多变化。上海的社会经济可以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八一三”淞沪抗战时期。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上海的工商经济和金融市场便受到了华北局势的影响,八月,淞沪会战打响,一直到1937年11月中旬中国军队撤出上海。在这一阶段,虽然上海的租界基本上得以免于战灾,但是中日两国军队在华界和上海周边地区持续三个月的激战,使上海的工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作被打断了,进入了较为典型的战时经济阶段。为了保存民族经济的实力,构建持久抗战的经济基础,有相当部分的工业企业撤出上海,辗转西迁到大后方地区。
在这个时期,政府对上海经济还保有较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许多重要经济法规的颁行,如《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中央银行办理外汇请核办法》,主要是针对上海的情况制定的,并且首先在上海实行。
第二,孤岛时期,从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在这一时期里,虽然上海的杨树浦、虹口、闸北、南市等地区和周边农村均遭日军占领,但大规模的战事毕竟已经远离上海,作为中心城区的主体部分的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得以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居住人口大量增加;通过海运、长江内河航运和邮政电讯等方式,上海与海外及中国内地仍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联系,租界内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市政基础设施继续维持运行,一度吸引了国内与海外资本大量流入,部分行业出现了相当程度的繁荣。
但是,孤岛经济带有较多的泡沫成分和投机性,明显属于畸形繁荣。与此同时,日伪经济和金融势力已经渗透进上海租界,中日之间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较量,逐渐成为孤岛上海无法避免的常态。而在日军占领下的华界,社会经济属于殖民地性质,日本占领军可以随意征用经济资源,日资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凌驾于华商企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