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爷爷”爆红,老手艺自有高光时刻

  • 我要分享:

  “阿木爷爷”爆红,老手艺自有高光时刻

  山东老木匠王德文最近在网上红遍海内外,被称为“阿木爷爷”。他不用钉子、胶水,一榫一卯做出鲁班凳、木拱桥、会行走的小猪佩奇等木器,让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绽放出令中外人士惊叹的光彩。(见7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万粉丝、上亿流量,“阿木爷爷”因制作了由42根榫卯棱、4根榫卯柱、1个榫卯基,外加27道锁环环相扣构成的世博会中国馆模型,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不仅引发国内关注,更让国外网友叹为观止。

  木工手作,最见匠心。老手艺属于“慢生活”,散落在不紧不慢的时光里,讲述着市井生活的美好。在千篇一律的机器生产之前,老手艺烙印着千物千面的独特之美。在海外某知名社交平台上,“阿木爷爷”成了继李子柒后又一位大火的中国网红,视频累计播放量近2亿次。在微缩版世博会中国馆模型上,每一个凹槽、小孔都严丝合缝——与其说这是一个匠心独特的玩具,不如说是展示中国传统木工文化的样板。

 

  “阿木爷爷”火了,再次印证了“越民族越世界”的老理。这背后是世人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认可。一则,老手艺的举手投足之间,多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光时刻。不用钉子、只用榫卯,传承两三千年的技艺,牢固构架起建筑、家具、器械,仿佛是“脑海里自带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此般智慧,令人赞叹。二则,老手艺强调的是匠心独运,相较工业器械及其生产的物件,手工生产中“人”的因素显得更难得、更温润——不管文明进化到何种程度,用心做事、用情造物的逻辑,始终是物质生产的重要价值。

  今天,当老手艺遇上“互联网+”,古老的文化和智慧光芒四射,濒危的技术和工艺得以存续,搁浅在岁月码头的这些非物质遗产终于有了乘风破浪的可能。“阿木爷爷”成了网红,至少说明:传统工艺不可断代,这是文化与文明之根;质朴匠心尤须承续,这是文化与文明之魂。

  如果说老物件是时间的味道,那么,老手艺就是历史的馈赠。让更多的“阿木爷爷”走到前台来,让更多的技艺坚守被赞赏与肯定,让中国文化继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