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大家故居:作家的屋子藏着文字的秘密

  • 我要分享:

  “云游”大家故居:作家的屋子藏着文字的秘密

  评判一位作家,大多数人是站在时间轴的尾端,讨论其在文学史上的高度,如“人民的艺术家”“当代文学巨匠”。但深入“认识”一位作家,需要投入更多心力:阅读他的作品,观摩他的手稿,钻研他的思想,有机会的话,再踏入他住过的房间,从生活轨迹中窥探到某些只能“神交”的秘密。

  只是,并非每个人都有时间和精力跨越千里去追寻作家的足迹,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在进入故居后对每个细节心领神会。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了“回到文学现场,云游大家故居”现场直播。老舍写下《茶馆》的丹柿小院、沈从文的出生地湘西凤凰古城、萧红儿时追寻自由的北疆呼兰、上海武康路上巴金写作的花园……文学大家们的故居不再仅仅是旅行地图上的标识符,而是在专家讲解下变得生动可感。

  当作家一生的行动轨迹被专家“嵌入”故居的每个特定地点,作品中的经典故事与真实场景“云端重合”,令人不禁好奇:作家和他的文字,究竟是如何生长于他曾居住的屋子里?

 

  云游老舍故居的主讲人何婷,是北京老舍纪念馆资深馆员,2005年起在馆内工作至今。进入故居后,穿过影壁便能看见两棵高大的树,何婷指导着第一视角的直播镜头:“我们能不能转个圈,环绕着看一下。”

  1953年,老舍夫妇亲手种下了这两棵柿子树,每到10月,薄皮的小圆柿子缀满枝头,红彤彤的很好看。“因为有这两棵柿子树,老舍夫人给这个院子起名字叫‘丹柿小院’。”讲到这儿,何婷笑着补充:“丹是红色的那个‘丹’。我以前讲的时候有小孩问我,有两棵柿子树,为什么叫‘单柿小院’不叫‘双柿小院’?所以我每次都要加一句解释。”

  位于北京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丹柿小院,是老舍先生上世纪50年代自美国回来后长期生活写作的地方,《龙须沟》写于此,《正红旗下》写于此。展厅里,何婷就着展览细数了老舍的一生: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依靠母亲给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活。老舍跟在母亲后面养成了很多良好品行:勤劳、讲秩序、爱干净、爱花。

  门房、客厅、书房、厢房……随着专家的镜头,老舍一家生活过的影子在故居的每个角落闪现。主院里五彩木制的小影壁,保留着老舍夫人胡絜青每年春节写上的福字,“福”字的右边很像一个“多”,意为“多福”, 祈求一家人幸福健康。客厅的西墙上,原本不曾装修的斑驳痕迹被看作天然的山水画,老舍会时不时挂上珍藏的国画,让它成为一面流动的收藏展示墙。

  老舍的客厅接待了很多重要来客,也接待了街坊领居、花匠和牛奶工。在老舍先生的朋友圈里,从未划分过三六九等,都能一起谈笑风生。何婷说:“这时候老舍经常跟医务工作者闲谈,和工人业余演员在一起,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

  对作家来说,书房就是战斗的阵地。老舍选择了故居中最僻静的屋子作为书房,但书房采光不好,只有上午的时间阳光才能照进来。老舍的生活非常规律简单:6点多起床,起床之后先打一套拳;饭后在书桌上写作,每天必写2000到3000字不间断;12点吃午饭,下午出门处理公务;6点吃晚饭,饭后聊聊天看看书,10点就睡了。

  在书房的书桌上,老舍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完成了1950年之后的所有作品,其中的代表作,便是《茶馆》和《龙须沟》。

  在小院里,老舍爱花,菊花最多的时候养过100多种,他在《养花》中写:“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他将院里的大鱼缸移在树下,上面栽花下面养金鱼。他养猫,一边叼着烟,一边抱着小猫,花丛中屋顶上总能出现猫咪的身影。

  何婷说:“我们曾半开玩笑说,喜欢到老舍纪念馆来的人都是还在读书的人,为什么?要么他还在学校里读书,老师要求他来的;要么就是他自己很喜欢读书,喜欢老舍,所以他来。我们很希望等到一切恢复正常后,观众朋友们可以到我们的展厅来,和我们一起走近老舍先生。”

  如果说丹柿小院承载着老舍先生后期作品的记忆,推开萧红故居的大门,便能看到萧红个人独特气质与作品风貌的起点。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写:“1911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萧红故居,是萧红同族曾祖辈在呼兰置办的家产,萧红在此出生,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