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明天收藏今天

  • 我要分享:

  5月18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会场设在南京博物院。

  如今,博物馆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平等、多元和包容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多元文化需求,在增强理解互信与合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横向融合:讲述多元文化

  博物馆是什么?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派别、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对博物馆的理解和期待都有所不同。

 

  在当今多元化、多极化、全球化、多层次的世界中,博物馆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让不同经历背景的人们同等享受博物馆的乐趣。为此,国际博物馆协会定调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打“融合”牌,鼓励博物馆利用展览和讲故事的方式克服偏见。

  配合这一主题,南京博物院联合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8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推出“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特别展览。

  “从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面貌,到秦汉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互之间的融合、包容是展览的主要内容。”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介绍,此次展览将选取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精品文物200余件套,挖掘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多元”“包容”的价值观,在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时代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文明是在多种文化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也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的优势所在。

  响应主题,立足实际,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行动,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

  良渚博物院推出“在良渚,看世界”征集活动,邀请参赛者分享自己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馆和遗产地的独特见闻;荆州博物馆推出“我眼中的荆楚瑰宝”青少年画展活动,鼓励参赛者以馆藏文物为原型进行创作,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的感知;安徽博物院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馆共同推出原创展览“融·合——4-5世纪北魏平城文物展”,阐述北魏平城时代在华夏民族融合进程中的重要意义,领略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胸襟。

  纵向传承:留存抗疫记忆

  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记录这段历史,为明天收藏今天。

  湖北、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许多地方博物馆已经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代表性见证物的征集和保存工作。从目前各地征集到的见证物来看,有宣传横幅、医护人员的工牌、医院接诊记录、小区出入通行证、援鄂医疗队队旗、援鄂队员的往返机票和抗疫纪念章等,共同记录着这场抗疫大考的点点滴滴。

  “当代见证物是博物馆藏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保存和展示这些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的见证物,是我国博物馆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海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等都将举办抗疫、战“疫”题材的展览,铭记这段全民抗疫的历史事件。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和沉重的回忆,但也见证了中华民族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物件无言,历史有声。当一件件抗疫见证物摆上展台,灯光聚集的那一刻,那些它遇到过的人——医生、病人、你和我,那些它经历过的事——生死离别或是花好月圆,那些它背后的故事——灾难与伤痛、英勇与坚强,都被放大在观众眼前。它们从抗疫的风雨中走来,静静诉说一段不可磨灭的公共记忆,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

  为了向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务工作者表达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成都博物馆启动感恩抗疫医务工作者系列活动,包括免费参观讲解、社教体验等;北京、湖南、新疆等地博物馆推出致敬医务工作者的公益活动和参观专场;山西、河南、广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多家博物馆在5月18日当天免费开放或提供免费讲解等服务。

  云上突破: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全国博物馆通过网上展览、虚拟展厅、数字博物馆等方式,持续向公众推送优秀文化产品,真正做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