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

  • 我要分享:

  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谈文学批评的素养、观念与语言

  【新时代·新创作·新文论】

  ●作家与批评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而当下很多批评家“承载的列车”,却与“文学”无关或关系不大

  ●对话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幽闭,不是独断,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引领批评者向丰盈和深广出发,走向一个无限可能的文学世界

 

  ●那些优秀的文学批评总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

  新文学批评虽已走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鲁迅所说的“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在今天的文学批评界尚未得到有效的克服。当前,部分批评家缺乏主体性与独立性,其批评的背后都蕴含着各种非文学的因素。文学批评在作家与读者心中也就逐渐丧失公信力。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如何建立与作家、读者之间的良性关系?这是当下文学批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入手,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家和批评家就像两条并行的铁轨,却共同承载着文学的列车

  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比如汪曾祺幽默地说过:“我很佩服评论家,觉得他们都是胆子很大的人。他们能把一个作家的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说得作家们自己目瞪口呆。我有时怀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没有钻到人家肚子里,怎么知道人家的作品就是怎么怎么回事呢?我只能抓到一点,就说一说。谈言微中,就算不错。”

  这种“胆子很大”在今天的批评界屡见不鲜。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经常用一些“大词”对作品进行判断,动不动就“杰作”“里程碑”“史诗性”“独树一帜”“开创性”等。有的“专业批评家”喜欢出席名目繁多的作品研讨会,不太读作品就理直气壮地发言,“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全球化”等概念随口而来。有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

  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真正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是通过对作家想象力的呈现,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就如作家苏童所说:“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它们都有自己的延伸,都有各自的负载,它们虽然永远也不会重叠,但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作家与批评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而当下很多批评家“承载的列车”却与“文学”无关或关系不大。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展开有效的“对话”

  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素养是观念的表现形态。对话是一种重要的观念。

  对话,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性地存在于中国古代文论,也作为一种显现存在的形式,贯穿于中国文学批评史。批评家往往以虚构的对话形式,对各种文学现象或理论观点进行探讨,凸显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以对话形式展开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特的文体。自《论语》始,涌现了众多诗话、词话、曲话、文话等。其表层特征是言说者与受话者的语言交流,深层内涵则是言说者与受话者的审美旨趣、表达方式、价值观念的互动。

  文学批评是批评者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进入作家的心路历程,探寻作家的创作心理,并根据自身的批评素养,对作品的得失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从而与作家、读者、作品、世界等建立互相激活的对话关系。优秀的批评家是批评活动中对话情境的成功构建者,有效地进入人物与作家的内心世界,才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审美天地,才能使自己的批评穿过文字抵达历史、现实或人性的高度。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放弃自身的学术品格、价值判断和社会使命,而是要发挥批评主体的人格力量,遵循文学批评发展的规律,保持独立的审美判断和理性思辨精神,不断超越个体的局限,使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可替代的魅力。

  对话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幽闭,不是独断,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引领批评者向丰盈和深广出发,走向一个无限可能的文学世界。同时,对话也是一种能力与修养。文学创作是门艺术,文学批评也是门艺术。批评家在批评实践中成功建构对话情境,需要具备敏锐的艺术感受力、精细的审美判断力、优雅的艺术鉴赏力。而这需要批评家具有长时间累积形成的感性经验与理性思辨,有对批评对象及其周边的打捞、梳理、辨析与提炼,有对一个时代精神氛围与审美趣味的判断与反思。否则,批评者就无法进入作家与作品深处,也无法拨开笼罩在读者心头的疑惑,对话也就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