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演出季起航,见证市场恢复强大潜力
■本报记者 吴钰
《巴黎圣母院》最后一下钟声在舞台敲响57天后,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在上周五推出新演出季的菜单。今年“云发布”形式吸引了远超剧场1940座位数的观众,全网在线人数超过200万人次,热烈交流反馈和“出圈”传播效果提振了音乐剧走出寒冬迎来暖春的信心。
检票、步入观众厅、打场铃、暗灯……直播镜头带观众一秒回到剧场中。英国鬼才编舞马修·伯恩、著名表演艺术家陈佩斯、音乐剧演员马克·赛博特、德鲁·萨里奇、“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推广形象大使阿云嘎、郑云龙及众多国内外音乐剧演员纷纷现身。“哭了,我好想念文化广场。”满屏弹幕见证了观众对恢复演出的热切期待,演出季套票也在短短三分钟内售罄,见证演出市场恢复的强大潜力。
多部大型作品首演领航,放大上海“码头”效应
疫情使演出暂停,但演出季发布会汇聚了近5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让不少全国各地的在线观众发出“日常羡慕上海”的感叹,彰显了“上海文化”品牌健旺的市场活力和各方对恢复演出的信心。
新演出季错落有致的菜单也没有让观众失望,多部大型作品首演领航,继续放大上海的“码头”效应;集结华语原创音乐剧以及文化广场的自制剧目,则为申城文化“源头”注入鲜活原创力。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紫色》作为普利策获奖同名小说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同名电影改编作品,将在今夏与观众见面;《唐璜》将首登上海舞台,诗性浪漫的《摇滚红与黑》与音乐剧版音乐会《悲惨世界》也将再度回归,续写法兰西风情的浪漫写意。
随着上海逐渐形成一批忠实的德奥、法语音乐剧剧迷,文化广场今年也将继续在多语种音乐剧细分市场继续发力:《2020音乐剧明星音乐会系列》将成为各个“大戏”之间的精美点缀。去年一票难求的《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表演嘉宾德鲁·萨里奇将带来个人音乐会,而两部德语经典音乐剧作品主角乌多·凯帕什和罗蓓尔塔·瓦伦蒂尼将以双人音乐会的形式,带观众重回 《莫扎特!》与《伊丽莎白》的震撼现场。
引进国外经典大戏的同时,文化广场近年来持续深耕中文音乐剧市场。今年华语原创音乐剧将有重磅作品《赵氏孤儿》献演,故事呈现出东西方跨文化视野中对中国悲剧经典的全新现代演绎,是继原创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后,徐俊导演团队的又一力作。去年完成全国24座城市97场巡演的自制剧目《我的遗愿清单》和《拉赫玛尼诺夫》,以及今年年初在上剧场首演的《春之觉醒》,都将再开启新一轮演出。新剧《也许美好结局》则将开启制作,延续“小而美”制作风格,将细腻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其他剧种方面,马修·伯恩将带来《红舞鞋》的中国首秀,这将是马修·伯恩的作品第五次来到文化广场。《红舞鞋》改编自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电影《红菱艳》,来沪版本更曾凭借变幻莫测的舞台和充满张力的视觉荣获奥利弗戏剧奖。罗伯特·威尔逊导演、著名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话剧《玛丽如是说》将于年末在文化广场首演,陈佩斯的代表作《戏台》与四川人艺的经典作品《茶馆》也将再度回归。
虽然受疫情影响,一些爆款剧目不能如约而来,但演出方大多承诺“后会有期”。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的《丛林之书》、图米纳斯版《叶甫盖尼·奥涅金》、音乐剧明星音乐会系列,以及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多部作品面临延期或取消。“这一切让我们剧场工作者五味杂陈,上海的剧院同行和全国的剧院同行都在共克时艰。”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表示。
服务升级,剧场与业内各方共担挑战
与此同时,防疫期间剧场的服务和升级并没有中止。“这段难得的中场休息反倒给予了我们温故而知新、厚积而薄发的珍贵契机。”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文化广场去年与万余位艺术家及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剧院内演出共50台286场,观众总数突破42万人次。今年还将推出“2020伙伴暖心计划”,以剧院资源的组合分享、票务服务的模式转变、项目运营的扶持合作,提振行业伙伴的信心。
“我们并不是独行侠,演出机构、艺术家、合作伙伴、赞助商们都与我们共享理想与荣耀,也共担挑战与艰辛。”张洁表示,剧院空间并非填充演出的流水席,文化广场希望能积极调动多年积累的运营财智和伙伴网络,担当起更多社会责任,通过各方努力让热爱舞台艺术的人安心地重回剧场。未来将通过降低场地使用门槛、鼓励伙伴通过互动装置、艺教推广等方式扶持2020年租场演出的运营,帮助缓解疫情的负面影响,为观众营造温暖观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