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 又闻书香(解码)
本报记者 曹玲娟 王伟健
图为读者在上海朵云书院挑选文创产品。本报记者 曹玲娟摄
核心阅读
天气渐暖,各地的实体书店、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陆续恢复开放。
实地探访发现,进馆进店需要经过网络实名预约、重重防护“关卡”,还有机器人、健康码等新设备、新手段,提高效率、减少风险。虽然目前客流量并不算多,但一切正在有序重启,从业者们也在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做着准备。
午后,阳光打在玻璃幕墙上。大厦底楼,3名书店店员支起“摊位”,“请问有预约吗?”出示预约码、验证“随申码”,再掏出身份证,通过层层“审核”,记者终于被引导至电梯,登上离地239米的“云中书店”——位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52层的朵云书院。
自2019年8月开业以来,朵云书院一直是上海最受欢迎的书店之一。这里有宛在云中的空中花园与俯瞰浦江两岸的美景,曾创下日接待4000人、日营业额14万元的纪录,一度需要排长队入场。不过,疫情让这家人气书店突然停摆。3月2日,关闭一月有余的朵云书院重新开放。
实名预约进入,人气逐渐恢复
与记者一起进书店的还有两位姑娘,虽然口罩将脸遮得很严实,却藏不住眼神里的雀跃,“一直宅在家中,现在疫情缓解,终于能出门透口气。”
重新开放后的书店缩短了运营时间,并实行严格的预约制,分3个时段各接受90人预约,周末开放预约名额增至每日470人。不过,目前还没有出现约满的情况。“一般每天有四五十名读者预约前来,最少的一天只有十来个人。”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店长焦擎介绍。
书店里,从读者的脸上,能看到久别重逢般的欣喜。空中花园处,数名读者彼此间隔数米坐着,有的埋头阅读,有的探头看向落地窗外的明媚春光。一名手捧书本的读者忍不住感慨:“你看,阳光多好!”
不只是朵云书院,这些天,各地不少文化场馆陆续恢复开放。
3月17日是苏州博物馆恢复开馆的第二天。早上8点45分,离开馆时间还有一刻钟,已经有五六名佩戴口罩的观众陆续来到了馆门口,他们按地上白色指示线,每人间隔1.5米排成队。“听说博物馆恢复开放,我第一时间就在网上预约了,两个多月没逛博物馆了,憋得慌。”家住姑苏区的陈忠乐呵呵地说。所有参观者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目前只接受散客(个人)预约,每日最高接待人数为1400人,瞬时接待量最高为200人。
3月16日起,苏州首批41家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单位恢复开放,苏州第二图书馆也是其中一家。在借阅大厅,30多名戴着口罩的读者一人一桌,端坐阅读。据统计,当天共有80人到馆,借还书籍达1443册。
开放部分区域,科技助力防护
从苏州博物馆的入口到接待大厅,不到100米,中间却要过4道“关卡”。在博物馆入口,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查,但他们并没有用测温枪量体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与成年男子身高相近,头部细小、身材方正的白色机器人。机器人用无接触方式给参观者测温,每分钟可检测近200人,同时还能迅速甄别未戴或者未正确佩戴口罩的人群。
在接待大厅,另一个智能机器人“小白”格外引人注目。它能准确判断当下展厅内人数,当人流超出警戒值时,会提醒观众及时分散。“这些机器人不仅分担了防疫期间馆内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进一步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苏州博物馆开放部主任陆军说。
为了做好准备,苏州第二图书馆早早就订购了两套新式安检门。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具有传统的金属探测功能外,新设备还自带人脸识别摄像头与红外线测温系统,读者只要从中间走过,系统就能显示其体温、预约码等信息,供安检人员甄别。苏州图书馆副馆长费巍介绍,馆里分批次对员工进行了专业防疫培训,同时采购了口罩、消毒药水等防疫物资。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1点,图书馆休馆,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对归还的书籍也将在进行多次消毒后,单独放置15天再重新上架流通。
有序开放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在恢复开放前的一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就举行了会议,邀请多家科技企业,并拿出了一系列“科技防疫”的方案。
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国强介绍,方案分为四方面:网上预约控流量、馆外快速检测、入馆一码双检、馆内智能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