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散文的亮色 以小视点传递时代足音

  • 我要分享:

  以小视点传递时代足音
  ——2019年中国散文的亮色

  【雕刻民族奋进灵魂 铭记时代前行步伐——二○一九我们的文艺·文学篇】

  与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热”相比,21世纪近20年的散文显得比较冷静和平淡,但在找回本性的同时,也在慢慢积蓄力量,质量水平、境界品位都得到不断提升。2019年的散文表面看并不耀眼,但在不少方面都有变化和突破,通过“小视点”显示“大情怀”是一个显著特色。

  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因此贴近此方面的散文较多,并形成强烈势头。代表作有胡世宗的《在长征路上寻找我的祖国》(《文艺报》6月10日)、陈启文的《大湾区的澳门》(《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5日)、李光羲的《歌唱祖国前进的步伐》(《人民日报》7月8日)、梁衡的《将军几死却永生》(《北京文学》第9期)等。除了直抒胸臆外,以普通小事彰显共和国情怀的宏大叙事同样值得关注,它们真实、内在、细致、有力。甘一雯的《温润的光泽》(《中国社会科学报》10月25日)也写澳门,但更重生活细节,更加委婉内在,是用“小叙事”写大情怀。丁帆的《食糖小史》(《雨花》第9期)将自己的嗜好与国家历史发展进程相连,写得款款动人、情深意长。

  樊锦诗的《厮守,一眼千年》(《人民日报》4月10日)写的是自己与丈夫放弃大城市生活,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主动到敦煌工作。在多年的岁月中,他们一直甘于寂寞,与伟大的艺术同在,将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出来。文章无高调大词,完全是从日常生活展示价值观,在平淡、从容、宁静、柔美中吐露心声,读来回肠荡气而又温情似水。

  韩小蕙的《协和大院》是以大院中人的视野和眼光写协和医院的人与事,特别是对“协和人”的精神图式进行勾画和彰显。这里有无私奉献的奠基者、各个专科的知名人士、美丽优雅的女性,甚至包括院内少女——三十朵金花。最重要的是,作者主要不写协和的名人如何高贵,而着力写他们的真、善、美,那种将伟大寓于平淡的细节,特别是生活细节。这使作品具有了丰富内涵、生活情调、平淡之美以及高尚的境界。在“名医篇”(《美文》第7期)中,作者这样给院长“画像”:“我看李宗恩院长的照片,典型的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大奔头,厚下颚,满脸忠厚气,夹着热情和善良,似乎还有点儿萌,一点儿不像威严的院长大人……”通过侧锋行笔结实地勾勒出一位大善人。

  如果说韩小蕙用的是内透法,彭程主要用外观法,他在《家住百万庄》(《人民文学》第7期)中写到“百万庄小区”,这是苏式风格的小红楼,是当时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的宿舍,在周边建筑中显得超凡脱俗。然而,作者没去写里面住的非凡人物,而是以“我”的眼光观察小区的人、事、物之沧桑变化,尤其是小区曾经的辉煌至今被周边的巨大发展映照得相形见绌。更重要的是,作者带着被时光淘洗的情思,以心灵棱镜折射生命时光的移步与起落,在缠绵中透出对美好生活的激赏与祝愿。

  王兆胜在《知识的滋养与生命的丰盈——我的学术人生之路》(《名作欣赏》第3期)一文中,也表达了自己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心路历程。经过艰难的追梦之旅,也喜获生命的花开,还得到心灵的蝶变,这期间有师德之薪火相传,更有国家的培养。因此,从“自我”开始,探寻国家发展变化的印痕,希望为共和国鼓与呼,成为2019年散文的一大特色。

  个人情感的深度开掘

  情感书写是散文的母题,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到朱自清的《背影》,再到巴金的《怀念萧珊》都是如此。但真情实感是写不完的,特别是深情具有永恒魅力。2019年散文的个人情感在深度上有所推进,这在海南的《论母亲》(《散文》第3期)、杨闻宇的《李清照的隐衷》(《中国社会科学报》11月1日)、王月鹏的《怀念烨园老师》(《百家评论》第6期)、孟繁华的《他是鸿雁,他是苍鹰》(《散文海外版》第7期)、李登建的《大门过道》(《时代文学》第5期)、周齐林的《鞋工母亲》(《草原》第7期)等作品中都有突出表现。

  无为的《我和父亲未解的心结》(《美文》第11期)是写父亲的,但理念和写法与众不同。与那些高扬伟大的父爱不同,作品写父亲醉心种地、对尊严近于变态的迷恋,都有新见。关于痴迷于“种地”,父亲竟不计成本,即使赔钱也坚持种地。开始,“我”不懂父亲,后有所悟:自己写作不计成本,那为何要父亲种地一定要算成本?可以说,像土地般卑微的父亲,一生得不到儿子理解,只有死去,夜深人静,“我闭上眼睛总能看到他老人家失望和哀怨的眼神”,此时,儿子才有所动。这是一篇将父子之情开掘得很深的散文,其间也有共和国成长的步履与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