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传家

  • 我要分享:

  本报记者 王谌

  “家里什么最珍贵?”女儿突然问周好璐。

  以为女儿说家里什么东西最值钱,周好璐一时没想起来,不知如何回答。  

  “妈妈,我们家最珍贵的是昆曲啊!”女儿认真地说。

  女儿的话让周好璐很是惭愧,但更多的是欣慰。

  周好璐是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出生在一个百年昆曲世家。从杭州浙昆,到南京省昆,再到北京北昆……周好璐一家祖孙三代,由南至北,传承守护着昆曲。

  周好璐的爷爷周传瑛,是昆曲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1956年,他主演的昆曲《十五贯》,从江南水乡一直唱进了中南海。毛主席看了两遍后说,“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十五贯》。”当年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高度肯定这出戏的价值。奶奶张娴则被尊称为“昆曲妈妈”,塑造了《长生殿》中杨贵妃,《西厢记》中崔莺莺、红娘,《牡丹亭》中杜丽娘等艺术形象。

  “不作昆曲的败家子,要让昆曲传万代。”这是周传瑛常说的话。从周好璐记事起,爷爷、奶奶就在家里整天教学生。当时的学生很清苦,老夫妇俩不仅不收钱,还给他们做饭吃。晚年,周传瑛受到病痛折磨,但在病床上,他也不肯休息,忍痛坚持传授昆曲经典剧目,培养昆曲人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真的是把传承看得比天大。”周好璐说。

  改革开放初期,“下海”创业成为热潮,传统文化传承陷入低谷。“大家都想着赚钱,没心思传承,很多戏曲演员都转行了,没有演出,没有观众,没有市场。”周好璐说。

  但同样从事戏曲工作的父母,把女儿送进了戏校。“从小耳濡目染,唱昆曲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我发自内心地喜欢。”进戏校头一天晚上,11岁的周好璐兴奋得睡不着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当年进戏校到今天,周好璐坚持每天练早功,压腿、踢腿、跑圆场,保持状态,“放弃容易、坚持很难,但作为演员,就要时刻准备,在舞台上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周好璐很用功。大学时,周好璐每天都会早起“喊嗓子”,哪怕大雪天也会去。一次,因为感冒“破了例”,学校保安看见她,“欸,你怎么这两天没去喊嗓子了,你要坚持啊!”保安的话,让周好璐和同学们忍俊不禁,也更坚定了她刻苦练功的决心。

  2006年,周好璐从中国戏曲学院硕士毕业,进入北方昆曲剧院,逐渐担纲大任,表演的摘锦版《牡丹亭》、学术版《怜香伴》、新编现代昆曲《陶然情》、摘锦版《西厢记》、《千里送京娘》、《疗妒羹·题曲》、《紫钗记·折柳阳关》等剧目,得到昆曲业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周好璐曾数次作为青年代表出国开展文化交流。

  音韵专著《圆音正考注说》,是京昆专业演员和爱好者查阅戏曲“尖团字”的必备工具书,而这本书正是出自周好璐之手。她归纳总结的“字根”分辨法,极具实用性,对京昆演员的规范演唱有很大帮助。戏曲理论泰斗郭汉成先生也称赞周好璐为“戏曲界集演、著、研究于一身的青年才俊”。

  出生在百年昆曲世家,周好璐一直忘不了的,是爷爷说的话——不作昆曲的败家子,要让昆曲传万代。

  因此,当接到担任北昆学员班教研室主任的任命时,33岁、正值戏曲女演员的“黄金期”周好璐很痛快地答应了。她主教的闺门旦组学生,在2016年“全国技能大赛”北京赛区,名列旦角组榜首,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入学考试中,她的学生无论专业,还是文化成绩都名列前茅。此外,她还编写了昆曲教学大纲、昆曲剧目大纲,为昆曲教学建设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最好的年纪远离舞台,周好璐无怨无悔,“不论台前幕后,只要做与昆曲传承有关的事情,都是值得的。”

  去年,周好璐回归舞台,新戏《拜月亭》收获好评。很多外地戏迷搭飞机、坐高铁专程到北京观看她的表演。

  今年5月份,一场在长安大戏院的演出后,学生穿过拥挤的后台找到周好璐,手里捧着报纸包好的两只香酥鸭。原来,一位老奶奶是周好璐的忠实戏迷,从周好璐上大学时,就喜欢上了她的表演,每次学校彩排都场场不落。这次演出前,她特意给周好璐准备了自己爱吃的香酥鸭。无奈,后台人多没找到周好璐,老奶奶索性把“心意”交到学生手上,转交给周好璐。从1999年考上大学到现在,都已经过去了20年了,老戏迷的牵挂,让周好璐红了眼眶。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周好璐说,“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文艺工作者必须用文化自信的力量坚守、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得清气在人间,散作乾坤万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