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台州12月21日电(记者 范宇斌 通讯员 庄向娟)“图书馆建设得特别好,能够让我的这些作品留在这里,偶尔还能拿出来展览,我很安心。”21日记者获悉,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的一位百岁老人於永增,把56幅书法作品全部捐献给路桥区图书馆。
2017年12月,於永增首次在路桥区图书馆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近日再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令其十分高兴。比起这满堂的作品,这位老人的乐活态度,更是感染了在场的晚辈们:“我会写5种字体,最爱小篆,和我的性格最像。年岁大了,以后就写不出小篆了,其他字体都没问题。”
展览现场,56幅作品都是於永增这辈子的宝贝,将全部捐赠。他说,自己不爱讲大道理,能顺着自己的心意活,就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事实上,对于於永增来说,书法之爱不只是贯穿了一生,更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晚年之时,还成为滋养他生命的养生之道。
於永增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老教师,街坊邻居们都很尊重他,大大小小的事都愿意和他商量。比如谁家婆媳关系不好,他上门做“和事佬”,两边说好话,直至婆媳握手言和;谁家的垃圾乱倒在门前,他可看不下去,硬是大小道理讲一遍,直至人家知错改正。
图为:百岁老人於永增捐赠书法作品 庄向娟 摄
有一次,於永增却碰到不讲理的。一个年轻人搓麻将输钱后动手打妻子出气,於永增就过去批评,结果反被骂“老不死”。“老不死就老不死,我还活得正起劲呢。”於永增这么安慰自己。
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於永增自有一套“调节密码”——书法。捋平宣纸,拿起墨条在砚台慢慢地研磨开来。待到砚台中墨汁丰盈,再挑选一支大号毛笔,沾满墨汁,马步一扎,深吸一口气,开始下笔。
“心情不好,写写字,积聚在心里的肝火都能释放出去,对养生有好处。”挥毫间,三个劲道十足的“精、气、神”跃然纸上。
4个儿子、2个女儿,2个孙子、6个孙女,2个外孙、4个外孙女,2个曾孙、2个曾孙女,4个曾外孙、1个曾外孙女,还有一起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邻居们,打小一起长大的老伙伴……五世同堂,於永增有着美满的晚年生活。
当日,这群人都悉数赶到了路桥区图书馆,陪伴於永增完成生命中又一件重要的事——捐赠毕生书法作品。
78岁的陈晓方比於永增最大的儿子还要小一岁,却和於永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对於永增的评价是:“有过挫折,永葆乐观,字如其人,非常豁达。”
正如陈晓方所言,於永增已经活出了境界。比如前几年,他先后游历了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等近20个国家,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冒着38℃高温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并提笔写下36首七律诗和28副楹联……
图为:百岁老人於永增捐赠书法作品 庄向娟 摄
长长的岁月,是过出来的。对于於永增来说,也是“写”出来的。2008年,以奥运会为主题,於永增创作的一幅作品在炎黄书画院获得了“特别金奖”,他因此受到文化部的邀请,有幸参加奥运会开幕式。
早在2002年,於永增创作的《自撰绝诗一首》向文化部投稿,表达的是一名普通群众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之情,没料到一举夺得银奖。於永增创作的七律小篆作品《上海世博会开幕颂》被评为金奖,并入编英汉双语大型世博纪念典藏巨著,《中国书画名家大典》还授予他“中国世博书画名家”的荣誉称号。曾出版《书法作品集》《小篆书法作品选》等,先后获得全国各书画研究院和国际书画交流大展赛特等奖、金、银奖各几十枚,并被授予当代百名杰出德艺双馨书画家,30余幅作品被各书画院收藏。
就在最近,於永增的一幅长卷《中华字经》将被故宫博物馆收藏,这幅20多米长的作品,花费了他一年半的心血写成,无一错字,让人惊叹。
在捐赠仪式上,於永增还将自己的养生心得写成《略谈自己健康长寿要诀》,一并捐赠给图书馆。在这本册子里,他实实在在地道出了自己的养生秘诀,他是自学成材的“养生顾问”。